之后的日子,高郁憬去凌家的次数莫名多了起来。有时是送文件,有时是”恰好路过”。凌峰远总是热情留他吃饭,而凌元菁总会”恰好”出现在餐桌旁。
她很爱问他一些奇怪的问题。“高叔叔,你说平行宇宙里的我们会不会认识?”“高叔叔,你相信永远吗?”她的眼睛太亮,亮得让他不得不移开视线。他三十七岁了,足够做她父亲,却在她面前像个笨拙的少年。
凌峰远总说这丫头被惯坏了。可他知道不是。她只是太聪明,聪明到一眼就能看穿成年人的伪装。有次她突然说:“高叔叔,您其实很孤独吧?”他手里的茶杯晃了一下,热水溅在手背上,烫出一块红痕,少女说完便飞快跑开,笑声还悬在空气里,留他徒然攥紧突然空荡的掌心。
她十七岁那年,开始频繁地拿着数学题来”请教”高郁憬。题目其实并不难,但她总能用各种理由延长他们的独处时间。
“高叔叔,这个函数图像为什么是这样的?”
“高叔叔,您能给我讲讲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吗?”
“高叔叔,最后一道大题真的好难,能不能教教我?”
“高叔叔,您上大学时数学好吗?”
她的问题渐渐从数学转向文学,又从文学转向高郁憬的个人生活。他察觉到了其中的试探,却装作浑然不觉。
“高叔叔,您为什么一直单身啊?“某个下午,凌元菁趴在书桌上,下巴抵着手背,状似随意地问道。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侧脸上,能看清细小的绒毛。高郁憬移开视线,端起茶杯:“工作太忙。”
“爸爸说给您介绍过很多对象,您都拒绝了。”她眨着眼睛,“您是不是心里有人了?”
茶水差点呛住高郁憬。放下杯子,他换上长辈的口吻:“小孩子别打听这些。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嘟囔着,却在高郁憬严肃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好吧好吧,不说这个。高叔叔,您能看看我新写的小说吗?”
她递过来一个笔记本,字迹工整得近乎虔诚。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爱上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人,最终因为年龄差距而分离。高郁憬读着读着,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写得…不错。”他合上笔记本,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但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材?”
“因为我想探讨爱情中那些无形的壁垒。”凌元菁直视他的眼睛,“年龄、身份、世俗眼光,您觉得这些真的重要吗?”
她的目光太过直接,高郁憬不得不筑起更高的围墙:“当然重要,成年人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感情,还有责任与现实。”
“那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呢?”
“凌元菁,”高郁憬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爱情不只是心跳加速,更是日复一日的相处与磨合。年龄差距带来的不仅是代沟,还有生命阶段的不同步,不管如何,她都值得更广阔的天地。”
凌元菁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我只是写小说而已,高叔叔您太认真了。”但她的眼睛告诉他,这不是玩笑。
隔天夜里,高郁憬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份报表保存。凌晨一点十七分,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手机屏幕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拇指习惯性地划开了朋友圈,凌元菁的名字跳了出来。
“你明明知道的,知道一切”发布于23:58,配图是一张没画完的蝴蝶素描。
高郁憬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他点开大图,蝴蝶的线条凌乱又带着生涩,好像某些呼之欲出的情感,“知道什么?”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他知道什么呢?知道她抽屉里那些没寄出的信?知道她半夜偷偷翻他朋友圈?他什么都知道,所以什么都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