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小太监大督主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外面风起云涌,景丰殿这段日子却很平静,就在刘吉觉得可以平静的过一段时日了,却在初冬的黑夜打破了。成天吃斋念佛的太后病重了,太后并非皇上生母,但确对皇上登基多有助力。

太后病重,皇上亲往慈宁宫侍疾,本已经下钥的景丰殿,得到通知后,各院顷刻间亮起了灯。

费志和齐嬷嬷没一会儿就来到了九皇子的寝殿门前,刘吉伺候九皇子穿衣,费志替九皇子打点要带的东西,这去侍疾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都需要带什么,费志和齐嬷嬷资历深厚,比其他的太监宫女要懂得多。

九皇子收拾完,齐嬷嬷让人端了一大碗面过来,九皇子不想吃,被刘吉伸着胳膊着急的拦住,“爷,慈宁宫此刻正忙,事情多,您不吃东西到那挺不住可不行。”

九皇子皱着眉看了眼刘吉那紧张的神情,转身坐在桌子旁,将面几口吃下,只剩些汤水。

费志在旁边看着,目光微聚。

同时,齐嬷嬷招呼着同去的几个太监吃了点糕饼。

费志领着几个小太监,陪着九皇子去了。刘吉被九皇子留在了景丰殿,说是年纪太小,不懂事,去了添麻烦。

路上碰上了八皇子余礼和十皇子余益,几队人一同往慈宁宫赶去。

皇子们到达慈宁宫,慈宁宫已经灯火通明,位分高的妃子都在,妍妃、德妃、贤妃、和妃、元妃,还有皇子们三岁以上的都在。

太医们来来去去,脚步匆匆,中药的味道,飘的满院子都能闻到。

几个皇子轮番进去问候,皇上亲自坐镇慈宁宫,几乎寸步不离。妍妃娘娘将几个大一点的皇子叫到跟前,排了班次,挨个替下皇上。

一连几天,太后的病总算有轻微的好转,九皇子他们这些皇子被遣回自己的寝殿,过了几日太后的病又重了。

这样一连折腾到了十二月。

几位皇子到寝殿沐浴更衣,齐嬷嬷让膳房给九皇子做了几道他爱吃的热菜,配了几个九皇子爱吃的爽口凉碟,在慈宁宫主子们都是对付着用一些,九皇子眼瞅着瘦了一圈。

九皇子沐浴更衣完,九皇子坐到桌子旁用膳,刘吉伺候着。

太后病着,宫里不敢动荤腥。几个炒菜都是素的,好在是九皇子爱吃的,用料也讲究,能补身子。

九皇子刚吃下一碗米饭,费志急冲冲的进来,扑通跪在九皇子跟前,“殿下,太后宾天了。”

大元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辰时哭灵结束,三皇子四皇子,领着几个年纪小的皇子,一同到偏殿休息。

图生给九皇子端了碗热乎的青菜面,配了些爽口小菜,虽然简单但胜在热乎,管饱,其他几个皇子跟前伺候的也给自己的主子送来了吃食。

太后宾天,皇上哀痛至极,灵堂设在慈宁宫,宗亲命妇,文武百官都聚在慈宁宫外举丧,上谕一日三哭灵。

一日哭三次,一次一个时辰着实是个累人的活儿,而且这才第一天,图生看着九皇子吃的狼吞虎咽,心里很是担忧。

余琪匆匆而入,一屁股坐在余景面前,指着余景的膳食对自己的太监道“就给爷上一样的,快些,加个鸡蛋。”太监领命而下。

余景放下碗,“六哥刚从父皇那儿过来?父皇用膳了吗?”

余琪叹口气,摇摇头,“父皇是真的伤心了,要割辫服孝,被众大臣拦住了,现正僵持着。我听母妃说,父皇要停灵二十八天,不过祖制上停灵不能越年,钦天监也上了折子请在元旦前起灵,但我看皇上的意思恐怕是不会答应。”

余景低下头,“太后与父皇感情深厚,若是打破祖制也是应该的。”

图生在心里长叹一声,若真要二十八天,他们小爷得受多少苦啊。然,众大臣最终没有拗过皇上,皇上决定在正月十六日为先太后起灵。

众皇子除了哭灵外,还要轮番替皇上守灵,劝皇上节哀。

刘吉留在了景丰殿,无法分担九皇子的任务,甚至不能亲自照顾他。只能每天轮番地到膳房亲自看着给九皇子做吃食。太后举丧期间,皇族宗亲、文武百官都要斋戒二十八天,九皇子当然不例外。

为了给九皇子补充体力,刘吉和齐嬷嬷翻遍库房的补品,给九皇子以上好的人参煲汤,膳房用各种补品参入面点做成蒸品、糕点。

十二月的天气苦寒至极,众人下跪虽然有垫子,但也挡不住由下而来的寒气。刘吉就找到了费志,让人给九皇子的裤子加厚,膝盖处补了两块柔软的皮子。

费志看着八岁的刘吉在景丰殿各处忙活,只为一件事儿,顾好九皇子。心里不禁感叹,九皇子看重刘吉不是没有道理的。

太后的事情过去,妍妃终于累的病倒了,妍妃这一病,余景尤其担心,来听政都不去了,他托老师告了假,每日过去伺疾,眼见着瘦了一圈。直到妍妃病情好转,将他骂了回来,他才安心的在景丰殿读书。

刘吉端着洗好的水果,依云端着些糕点送到了书房。

余景在书房内发呆,刘吉给九皇子倒了杯热茶送过去,“殿下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依云放下糕点,退了出去。

余景看了一眼刘吉,“你说人死了回去哪里?”

刘吉看着九皇子喝口茶,又递过去一块儿糕点,“殿下中午吃的少,先垫垫。”他将糕点递到九皇子嘴边,九皇子小小的咬了一口,刘吉用另一只手接了掉下来的细沫,然后开口道:“奴才不知,老人们曾说人走后,要去到下一个轮回,重新做人。但是太后礼佛,佛家的事奴才不知。要是我,我觉得,能把这一世过明白就很难了。”

余景看了一眼刘吉,“你说的不错。”

今年大年是得简单的过了。过了年九皇子就十一岁了,自己也九岁了。时间过的真快。刘吉一边感叹,一边羡慕的看着九皇子挺拔的身姿,只差两岁,却足足差了一个头。

“唉!”刘吉叹了口气。

余景斜睨了刘吉一眼,皱着眉问:“叹什么气?”

刘吉反应过来赶紧赔罪,“奴才知错,殿下,奴才就是看到殿下比奴才高出那么多,有点惭愧,在这吃的这么好,还是不长个儿。”

余景嘴角扯了扯,笑了一下,“着什么急,你还小,你小的时候吃苦,得慢慢调养。”他站起来转身到自己的柜子里找出了两个细长的盒子递到刘吉面前,“这个赏你。”

刘吉接过来,打开一看居然是人参,赶紧磕头,“谢殿下,但是奴才何德何能,奴才不敢收。”

余景嫌弃的看着他,“胆子那么小,给你你就拿着,这个我有很多吃不完,你小时候吃苦身子亏,拿去补补。”

刘吉感激涕零,心里也热乎乎的,磕头谢恩,“谢谢殿下,奴才一定对殿下肝脑涂地。”

余景看着跪在他面前还有些瘦弱的刘吉,叹口气,皱了皱眉,“起来吧,别动不动就跪。没有外人,不用这些虚礼。不用你肝脑涂地,把身体养好,在我身边好好的伺候就行,不用成天的说这些胡话。”

转眼到了农历十二月底,各宮又开始忙活,因为太后宾天,所以今年一切从简,没有往年热闹,更没有了宴会和烟花。拟定皇子们除夕夜同皇上一起吃个年夜饭,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寝殿。因先皇后已经出宫,今年皇上在妍喜宮守夜。

妍妃却不开心。

她看着坐在下首的余景说道,“我之前盼着你父皇哪一年能和我一起过年守夜盼了许多年,直到你父皇的嫔妃呜呜泱泱的住满了后宫,直到皇后一顶小轿被送出了皇宫,我才明白我看错了人,你父皇薄情寡义,不值得倾心。”

余景喝着茶,没有接话。

妍妃继续道:“景儿,我知道朝堂之上的很多事儿我一个妇人不明白,但是我也读了些书,最起码知恩图报是懂的。太后舍命保住了玉玺,交于你父皇,盼望着他能成为一代明君。可最后她眼看着这个托付重任的人荒淫无度,让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温婉贤淑的太后,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可能几次进言,结果却被你父皇逼着礼佛,最后郁郁而终。”

余景放下茶杯看着自己的母妃,“母妃,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我得长大,母妃最近也千万要小心。出巡北疆我想去,但不是现在。四哥要去就让他去,实在不行你祝他一臂之力。”

妍妃诧异,“为何?”

余景嗤笑一声,“因为我们争不过,他和三哥之间选的话,我选四哥。三哥若是去了,立储的时间就快了。母妃要低调,好好的管理后宫,等着儿臣长大。”

妍妃一惊,“你是说?”

余景笑了,如若三哥、四哥无论谁能治国有方、国泰民安,那么他就是辅佐他们最好的助力,如若不能……

九皇子去看妍妃,刘吉就悄悄的去了直殿监看望李爷,到了李爷那里,开门的是李果,刘吉一愣赶紧叫了声“李哥。”

李爷走了出来,笑道:“你得叫李少监了。”

刘吉赶忙道喜,“李少监,恭喜升迁。”

李果摆手笑着说,“什么升迁不升迁的,你还是叫李哥,否则我不习惯,得亏李爷和吴少监照拂,否则凭我自己哪能有这等好事。”

李爷一边招呼他们进屋一边说,“不要妄自菲薄,直殿监的太监多了,轮到你,是你自身行。”

刘吉好奇的问:“吴少监呢。”

李果笑着答:“他高升了,去了内官监。已经是正七品首领太监了,偶尔还能见到皇上,回上两句话,可了不得。”

不过吴少监走得不是老祖宗的路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