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彼土往事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淡淡的晨雾弥漫在空气中,主干道上静悄悄的,有几只麻雀跳来跳去。

隐隐的,远处传来了一些咔咔的声响,听不太真切,但是足以影响到这些敏感的生物。雀儿敏锐的本能让它们“扑啦”一声四散。声响渐大,晨雾中浮现出两个身影。

“迟诚,你快点,前三排位子再晚就没有了。”穆远登着一双回力胶鞋,把□□宝驹踩得虎虎生风。

“不行了,自从我的车上个月暴胎以后,好像就不好骑了…”迟诚的坐骑此时正在咔咔作响,拼命抗议自己被一个人骑却要负担两个人重量的悲惨命运。

“你不是早就修过车了吗?”穆远边骑边问。

“修车铺的师父说,就我这样的身板儿,我的车一个礼拜修一次也不奇怪。”

“那你早上还吃11个包子,玩命给你的车增加负担?”

“我这已经减量了,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旁边至少有两个包子铺是靠我一个人养活的。不用这么着急,现在不比原来了,再晚去一会座也是我们的…”

“肖然说了他什么时候回来没有?”

“没说,估计快了吧,他这个学习还有校庆任务呢。”

这是穆远他们在晴湖度过的第二个学期的开始,也是新学期“占座三人组”的首次出动,这次出动少了一个人,肖然请假回老家了。

占座军团的鼎盛时期,要追溯到上学期刚刚开学的时候。那时候所有人都心比天高,对学习都充满了无比的热情。每天早上都有规模浩大的集体冲锋。大家都挖空心思的去占领教室前三排的座位以证明自己好学上进。上个学期学生会主席杨博来低年级体察民情的时候,各班班长都喜气洋洋歌颂了同学们的占座热情,暗示他们这一代人身上背负着华夏复兴的希望。杨博笑而不答,散会的时候跟赵跃说我大一的时候全年级占座的风潮好似山呼海啸,一个学期过后就全军覆没了。赵跃说,差不多吧,我们这届估计坚持了三个月差不多。两个人互相窃笑,杨博说打赌吧他们这届坚持不过期中考试。赵跃说那我赌他们能挺过期中考试,输了的人请北门撸串。杨博欣然答应,双方击掌为誓。

整体形势和杨博的预计极为相似,过了半个月的时候早上冲锋的人就已经寥寥无几了,杨博心想这顿饭估计跑不了,喜上眉梢的时候每次看到赵跃就好像见到了移动的烤羊腿。可惜,期中考试刚考完的那个周一,杨博拔开窗帘的缝隙,仍然有三个壮士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三教而去,杨博一咧嘴,心说还真有意志顽强的哥们啊,长吁短叹的倒头睡去。

很快11号楼的新生就知道了楼里还有这么冥顽不灵的三人组,害的学生会主席破财。传闻说赵跃那天一个人就干掉了10个红柳大串,差点给杨博撸急眼了,人送外号红柳赵。大家都在猜这个占座小组会坚持到什么时候,结果这三位硬是坚持了一个学期,在期末奇人奇事盘点活动中榜上有名。

这个辉煌的占座三人组没能坚持完第二个学期。三位男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这个轰轰烈烈的个人爱好。穆远和肖然放弃的原因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迟诚就简单多了,他们宿舍买电脑了。

晴湖的新生住的比较集中,到了大二之后才会陆续搬到各自的老生宿舍。穆远、肖然和迟诚都在新生楼十一号楼,穆远和肖然同住323,肖然是穆远的下铺。同屋还住着另外三个哥们:陆向南,人长得白白净净的,比起肖然来还要清秀几分。他的下铺叫做张瑞杰,不太爱说话,看起来宅宅的,要说有什么特点吗,就是喜欢看天发呆。另外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周潼,每天除了上自习之外,最大的快乐就是晚上边泡面边洗脚的时候传一些无良八卦,类似于今天在七食堂看见某某和某某一起喝免费汤,然后大家会表示程度不通的关心,周潼就会很开心,张着嘴傻乐。

作为走廊尽头的最后一间屋子,穆远屋里有一张空床,就住了五个人,住在对门的迟诚三不五时就来参加323宿舍的卧谈会。卧谈会的开幕式很简单,大家先拿出饭盆浇上热水泡面,然后从暖气上面取来早上放好的装满自来水的大可乐瓶,把水倒在塑料盆里面泡脚。就着面香和脚臭,大家会添油加醋的把无良八卦交换一遍,顺便抱怨课程忧叹国运鄙视作业意淫美女。迟诚总是第一个吃完面的,然后他就满面油光的用双手拍打肚皮,哼着小曲,打着旱天雷一样的呼噜先睡着。这时候肖然总会指着迟诚的大脸叫嚷:“他奶奶的,活像一个在街上卖糖炒栗子的…”

这个饭盆脚盆缺一不可的阶段后来被迟诚称为二盆映月,被众人狂骂不止。不过迟诚无所谓,按照他的话说,二盆映月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一阵喧闹把唐晓如从沉睡中轻轻唤醒了。她抹抹脸,费力的撑开一个眼缝,朦胧中看到楼下煎饼摊前面的人龙。晓如抱着被子发了一会呆,咂吧咂吧嘴,算是完成了起床的仪式。一扭头,看见旁边用飞天姿势睡意正酣的林思夏,晓如笑着摇摇头,帮她把被子掖好,蹑手蹑脚的拎着牙杯走出宿舍。

这是一个晴湖文科生的普通上午。

“晓如,看见这学期的选课手册了吗?”等到唐晓如回来,林思夏已经起床了,正抱着枕头发呆。

“在你左边的抽屉里。”晓如用下巴引领着林思夏的目光,同时手脚麻利的把头发捋齐,快速扎了一个马尾。

林思夏是唐晓如的室友,喜怒哀乐都是明亮的。厚厚的灰棕色头发松松垮垮的扎成一个麻花,笑起来眼睛会眯成长长的缝,脸上挂着浅酒窝。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晓如喜欢用这句古诗来形容林思夏。

“丝绸之路古与今,这个课听起来挺有气势的,有没有兴趣?”林思夏指着选课手册问。这个第一个晴湖学生能够自由选课的学期。上学期为了让大家暂时适应学校的生活,自由选课系统向新生关闭。到了第二个学期才首度向一年级同学开放,所有的人似乎都对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喜好安排选修课的过程表示了很大的热情。

“你先帮我听听看吧,我今天晚上要去听另外一门课。”唐晓如说

“什么课啊?”林思夏伸了一个夸张的懒腰,把枕头举过头顶。

“经济评价方法与实例,经管学院开的。”

“听起来怪烧脑的,我还是去听丝绸之路吧。”林思夏滋溜一下钻回了被窝。

“懒丫头,别忘了中午起床和我吃饭!”晓如拍拍林思夏的被子,出了门。

大一上学期是无比充实的,晓如时常跳过早餐,带一盒牛奶在上课前五分钟抵达三教的小教室,下课后再抱着一本专业教材或者英文原版书在东门口的咖啡厅待到很晚。偶尔和班上的女生们一起去逛街,蹦的,然后趁着夜色,偷踩着礼堂前面白天不让人驻足的草坪,在宿舍楼锁门前跑回去。

于此同时,穆远、肖然和迟诚同样沉浸在大一新鲜人的生活状态中,每天奔波于理学院和五教之间难以自拔。他们准时于清晨时分骑着破驴飞奔七食堂,然后合力在五分钟内干掉五屉包子三碗豆腐脑,再冲到理学院的大教室学习线性代数,并且在早餐的影响下准时于30分钟后发生不可抗拒的食困。肖然每周都要去艺术团排练,穆远和迟诚就帮他占座,补作业。一起在自习教室待到熄灯,然后打来热水,二盆映月,睡觉,等待第二天的重复。

偶而一两次,穆远和肖然在三教平台看到赶去上课的晓如。大家匆匆打一个招呼,哈啦几句,就兀自奔向各自下堂课的教室。内心轻轻泛起的涟漪被其他心情的浪花掩盖,冲散。时光悄然滑过,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

穆远走进教室,找了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来,开始写试验预习报告。黑板上写着这堂课的名字:“经济评价方法与案例”。快到上课的点儿了,教室里的人陆续多了起来,穆远打了个哈欠。

穆远对这门课没多大兴趣,他想去和迟诚一起听“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在头两周的试听课阶段,大家都希望尽量多的尝试一些新课,然后对比确定自己这个学期的选修课到底是什么。每个宿舍都会大家分头试听,回来集中讨论交流意见。323宿舍本来没有打算试听这门课,但是架不住有师兄向他们宿舍强力推荐。宿舍为了表示尊重,在穆远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全体大会。大会意见就是让穆远专门去负责试听这门课,决议获得在场同志的全票通过。

看着老师开始试投影仪,穆远百无聊赖的伸了一个懒腰,开始琢磨如何消磨时光。

“穆远,你也选这门课?”耳畔响起清脆的声音。穆远抬头,看见唐晓如正抱着两本参考书,笑盈盈的站在面前。

“啊,对…”大脑忽然卡壳的瞬间,他使用了一系列熟知的拟声词。

“快上课了,赶紧给我腾个地儿。”唐晓如看见老师已经打开无线麦克风,急忙放下东西入座,还没等穆远回过神来,唐晓如就把书放在课桌上,然后把穆远轻轻往里一推,给自己空出了一个座位。晓如有条不紊的整理着笔记,没有注意到穆远微红的脸。

短短半堂课,唐晓如大开眼界。

倒不是说这门课的老师传递了什么醍醐灌顶的真理,而是穆远这半堂课的表现让她如钦佩有佳。

整整半堂课的时间,穆远的眼睛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黑板,身子崩的笔直。黑板上的笔记如同打印一样被穆远拷贝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重点清晰,条理分明。难得的是,从始至终,

穆远不但没和唐晓如说过一句话,甚至一眼都没有看她,穆远似乎忽略了她的存在。

人文学院第一个学期的课倒不繁重,但是唐晓如过得实在不轻松:应酬太多了。在晴湖这种和尚庙里面,唯一比光棍多的东西可能就是小强了。早年间,女生在晴湖的数量少的可怜,男女比例高达惊人的8:1,自习教室里面一个女生周围围着八个男生猛磕随机数学的场面随处可见。为了向综合大学的目标靠近,晴湖逐渐复立了很多文科院系招生。今年的迎新大会上,孙平江校长说到今年新生的男女比例竟然回落成3:1,激动的当场破音。老光棍们在迎新的时候看到了这么多的大一美眉的时候热泪盈眶,互相握手道贺,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这段时间打着各种幌子的宿舍联谊活动层出不穷。老乡会啊,扫盲舞会啊,学习互助啊,篮球交流啊,全都是些用臭了街了的名号。即使是什么泡泡龙宿舍对战赛之类的名号也只能算是略有新意,迟诚记忆中最有创意的联谊旗号是两个宿舍的成员都是七食堂六号窗口鸡蛋摊饼的忠实粉丝,可见光棍师兄们对于联谊活动实在是煞费苦心。

到不是说这种活动不好,很多校内情侣都是这样认识彼此最后“偕子之手”的,这也是新老交流的重要渠道。但凡事皆有度,像唐晓如她们宿舍上学期基本上算是遭了灾了。

今年的6号楼,横空出世了人文学院四大美女:唐晓如,林思夏,疏月妍,何明溪,分别住在6号楼的205和207宿舍。上学期刚刚开学没多久,校学生会进行换届选举,新的学生会主席上任后例行要和各个大系的主席碰碰头。今年的新领导就说老是在楼里开会没意思,把众人往八号楼超市旁边大排挡拉,说请大家喝东西。一群人中间碰巧一个女生都没有,大家就边走边讨论一些类似于晴湖自古无美女,晴湖女生十回头之类的话题,说的不亦乐乎。

走到八号楼超市门前,一群人口沫飞溅的说到兴头上,正好碰到了刚结束体育课的四女。当时杨博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正扯着嗓门说咱们晴湖的女生我看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本来数量就不多,结果质量还不好。话音未落,唐晓如把门帘一挑,四个姑娘身着运动装,鱼贯而出,汗浸眉鬓。每个人出来的时候都还有意无意朝他们望了一眼。一干人等顿时就如同吃了哑药,在原地动弹不得。很快,晴湖各个系都听说了人文学院四女显灵团灭学生会主席,205和207宿舍至此一战成名,也拉开了不胜其扰的大一上学期。

唐晓如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小小恶作剧给她们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但从那天开始,希望和这两个宿舍建立联谊的宿舍数量指数级递增,人文学院学生会应接不暇,都已经要拔电话线了。单就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扫盲舞会这一项,唐晓如她们上个学期被扫了八回。

“比扫荡的次数还多!”林思夏咬牙切齿的说。

更要命的是,六号楼下出现了无数手持鲜花的蹲坑师兄,对唐晓如她们围追堵截。搞得几个人出入宿舍都要和楼长通风报信。为了便于传递消息,四人集资给楼长阿姨配了一部手机。对于这样的意外之喜,阿姨自然满口答应,承担起放哨的任务。本来晓如以为晴湖的男生一个个都是国之栋梁,结果看到楼下接踵而至的鲜花邮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