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白日苦瓜反响好,深受顾客青睐,晚间打烊后,吴煦他们留在铺子没走,在后院清点礼盒。
他想着,再不久便要搬了,这几日多往熟客家中跑一跑,送些礼盒尽尽心意。县城状元铺开或不开都好,他得给客人们留个好印象,将好口碑贯彻到底,全了这段路的缘分。
饮子和糕点明日做,新鲜出炉的更好,他们晚上就把盒子和其他品类装好,给商贾人家送苦瓜碗碟四件套,给勤勉书生送苦瓜笔架套装,再有苦瓜棉花娃娃,捏着软乎乎的解压,明早配上苦瓜饮和奶冻、糯米卷就齐活了。
二毛在旁对照熟客名单分类,狗子负责写感谢信,信里不写鸡汤了,只写满满当当的祝福。
舒哥儿跟小银打下手。
差不多能备上十五六份,碗碟和笔架都快没了。时间赶,陶匠那边第一批只上了二十几套,后续还在做,店里卖的等两天就有。
镇上梅少爷、大吴老板和孙掌柜那边也再等两天,头顶苦瓜的读书汪、抱苦瓜汁豪饮的俏狸奴还在赶工呢。
吴煦手上忙不停,嘴上也叭叭不停,畅想去府城后的生活,“到了府城,咱们跟张牧哥的商队多合作,陶匠的手艺愈发巧了,这些他做惯了,我们还找他,不在府城另找以免遇上不靠谱的。还有干爹的竹制品、木制品,都是好东西,可不能交给别人做。就是路上运输麻烦点,辛苦二毛多跟商队跑跑。”
“为什么我多跑跑?”二毛非为不愿,纯不懂就问。
吴煦张口就夸,“因为你威武霸气啊,一身好功夫,路上宵小见你就怕!往后出货端、供应链的事都归你负责。”
出货端?供应链?
其余四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吴煦就给他们解释。
他以前只听大人讲过一嘴,也不懂,还是这几年做生意自己慢慢悟的。
“到了府城,咱们店越做越大,得有个章程,分工明确。我呢,还是搞研发,现在没有专利,咱们的方子不难,卖的就是新奇和巧思,新品是必须的。到时狗子就做账房,主管财务,我跟二毛不在时,店铺日常也要靠你看顾。小银和舒哥儿继续做店小二,招呼客人,你俩要加油成长起来啊,以后我们做大做强,开上几家分店,你们干好了也挣个管事当当!”
小银和舒哥儿听东家说有机会当管事,均喜出望外。
他俩都是卖身契捏在吴煦手里的下人,遇上好主子,平日待他们没两样,吃喝都不短缺,手艺、做生意的门道也不藏私,两人有意识到东家是不是在培养他们,这会子摆到明面说,更是高兴。
虽还有很长的路,可有青草在马鼻子前吊着,日子更有盼头不是。
他俩年岁不大,藏不住笑,互相对视一眼,也和吴煦说起将来的打算,立誓般表一表忠心,说自己定好好干!
而狗子闷闷的,不言不语,蒙头写手上的卡片,不同于众人的高兴,情绪反愈加低沉。
二毛踢踢他脚后跟,“狗子,你怎不说话?你有什么想法没?”
狗子瞧他一眼,再看看吴煦。
吴煦正在逗状元,安排活都不忘状元,说是好运状元铺的最佳形象代言猫,让状元再接再厉,等瓷哥儿成了状元,状元就是名副其实的状元猫。
狗子欲言又止,不大忍心破坏气氛。再者,煦哥都安排妥当了,他……
不说也不成,狗子慢吞吞开口,先问:“煦哥,二毛,县城这家状元铺你们打算怎么办?地契都买了,客人们都熟悉了,关店岂不可惜?”
是可惜。
吴煦想问问英哥儿那边有没有意向接手,但可能性不大,孙秉文眼下刚在镇上做了教书匠,要他们夫夫分隔两地不大行。
“小银,舒哥儿,你俩要能独当一面就好了,把你俩安排在这做管事,再招几个帮工,哎,可惜。”
二毛想了想道:“也不用关铺子,三毛在荞哥儿那读书,我爹娘暂时走不成,状元铺的货物做些取舍,我娘能顶一阵。等三毛考上秀才,届时小银和舒哥儿也该出息啦,做得掌柜!”
吴煦道可行。
狗子更难开口。
但他也知,这事早点说,才好早做安排,“煦哥,不如……我留下吧?铺子的生意我熟,婶子来帮忙更好,这样我们也不必做取舍……”
“你留下?那不成!这儿的事情用不着你愁……你……狗子,冯睿达掌柜,你真心想留下?你不想走出去闯了么?你要跟我们拆伙?!”
“是……不是、不拆伙啊。”
狗子肩都塌了,吐出一口浊气,解释家里走不脱,他们家人多,眼下他虽挣了点钱,仍买不起地,脱不了佃户身份,他不能自己出去过好日子,把爹娘兄弟们留村里吃了这顿愁下顿。
“不是,那不是更得走了?你不是说跟定我了吗?咱们首富计划小分队要一起做大做强的呀,等状元铺开遍全国各地,成了真正的富贵豪门,别说买地,你做地主都成!”
狗子叹气,道理他能不懂么,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兄弟们怕他人一走,便忘了拉拔他们,占不到好处,就拿话堵他心,骂他忘本,自己吃香喝辣不带爹娘。可他赚的银子月月交中公,逢年过节哪回少了节礼,着实有些寒心。
从前没过好日子,一家人齐心,卯足劲想把日子过好,现在日子变好了,反倒心里有了落差,嫌隙渐生。
“他们也想到店里做活,我压着不允,便心里不爽快,不肯放我走远了。我想着,等赚够钱,给家里买上十几、几十亩地,就让他们种地,做点简单的手工活。有钱了再供孩子念书,等小一辈长大,就可以挑几个性子好的到状元铺做活……”
他问吴煦行不行。
吴煦当然说行,“你是三掌柜,你说了算,只要做事勤快,人机灵,没有花花肠子,没什么不成的。”
二毛抿着嘴不高兴,狗子安慰他,等以后解决家里这摊子事,还到京都跟他们汇合。
“届时,咱们培养出足够的人手,县城状元铺有人看顾,我觍着脸去京都,你们可不要嫌弃我?”
如此,各处安排又有变化。
他跟二毛在府城的分工不变,坐镇的掌柜有他俩在,确保铺子里至少有一人即可,账房须得额外聘人了。
县城状元铺狗子坐镇,二毛娘可以帮忙,按月支工钱,另外可以再找俩帮工。狗子的家里人听他语气尽想着占便宜,先不招,观察观察,这个狗子自己把控,不能祸祸状元铺的好口碑。
小银跟舒哥儿……他把小银留下了,等他出息了直接升职做管事,身契在自己手上,每年时不时回来视察,不怕他生异心。
舒哥儿跟着走,毕竟是个哥儿,暂时跟着二毛更妥当。
再就是店铺分成。
县城的生意,吴煦和二毛一人分他一成,如今是吴煦占四成,二毛两成,狗子三成,柳玉瓷一成。柳玉瓷的一成仍是以状元铺和瓷哥儿名义做慈善,用于慈济院的孩子读书所需,也可定期搞比赛,以奖金的形式资助贫寒学子读书。
府城的生意,狗子不沾手,怎么都不同意分成。吴煦跟二毛你来我往地掰扯,定下三七分,其中吴煦的七成中,照旧拿一成做慈善,或继续办小学堂,或资助贫寒学子。
至于亓镇状元摊,英哥儿成亲时便作为嫁妆全给他了,只占个状元摊名头,两家友好往来,英哥儿的供货给的成本价,他在这儿进陶瓷品等,也是走成本价,赚的都是他的。以后继续保持就好。
最后是状元……吴煦已经把状元抱在怀里了。
状元在店里被供着,跟大爷似的,寻常轻易不让人摸,误打误撞反更受欢迎,书生们自己就把话圆了——那状元是轻易考的吗?不是呀,状元猫自然轻易也不给摸,摸到便是真的沾到好运喜气。
眼下,自家人怀里,状元倒乖乖趴着,神情仍倨傲。吴煦停下来说话,他还要拍一拍吴煦手,示意继续撸,别停。
这么好的状元,真不舍得分开啊。
狗子让他把状元带走,他摇头拒绝,“状元留下,客人们都熟悉了,府城再养一只。”
状元像听懂一样,在吴煦说要另养时,挠了吴煦一爪子,好在用肉垫子挠的,没破皮。
吴煦“嘶”一声,去摆弄状元,“状元状元,你也舍不得我嘛?放心,你永远都是爸爸最爱的崽崽,状元只有一个,谁也替代不了你!”
说完这些事,时辰已不早,今夜狗子看店,其余人结伴回吴家。
第二日,他们便各自忙活开,吴煦和舒哥儿在后院做糕点,二毛在前头制饮子,狗子和小银待客。
等礼盒装完,吴煦跟二毛一人八份,分头去找大客户联络感情,再送份请柬,他们准备离开前办告别答谢宴。
吴煦因着柳家哥婿的身份,更能跟读书人说得上话,就去大小书生客人家里拜访。
二毛便去商贾老板家,以及罗掌柜、陶匠那也不落下。
别看他一身蛮力,做起生意却胆大心细,脑子亦灵光,不同人不同对待,喜欢旁人追捧的,他就摆低姿态,虚心讨教跟人聊生意经,翻来覆去把人夸;注重容貌仪态的妇人小姐、夫郎哥儿,他就夸人姿色好、品味好、气质好,跟人聊美容经……
吴煦就不同了,他上人家书生的门,只夸自家夫郎好。
人家书生先时还高兴,得吴老板专程拜访,结果……好家伙,光听人炫耀夫郎聪明来了。
他也不祝人家考状元,最多只能考榜眼、探花。
……
书生只好自我安慰:也、也行吧,榜眼探花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