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小太监大督主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吉闻言反应过来心跳如鼓,赶忙跪下, “殿下,奴才知罪。”

九皇子皱了皱眉, “别动不动就跪,我有那么可怕吗?我跟前伺候的没那么多的规矩,赶紧起来吧。”

刘吉起来站好继续给九皇子研墨。他不知道九皇子的脾气秉性,第一次伺候有些战战兢兢的。他在瑶华宫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奴才的命不是命,有的时候连草芥都不如。

妍喜宮的大太监郑曦过来了,在门口请安, “奴才给殿下请安。殿下,刘吉用着可还顺手?”

九皇子还在写字,没有答话,郑曦在外面躬着身子等着。

九皇子写完最后一笔才抬起头看着门口说: “嗯,先让他伺候着,以后我房里的小事儿就让他和图生来吧,郑玉和闻序在外面伺候着,起来吧。”

郑曦起身应: “是。”

杨喜来了两个月,认了郑曦做师傅,郑曦现在有两个徒弟,一个郑玉一个赵浦。杨喜刚到妍喜宮,就因为和妍妃的名字相似犯忌讳,被妍妃赐跟郑曦姓,郑曦给重新起了名字叫郑玉。

来到这的第三天,刘吉才知道杨喜改名字的事儿。

杨喜一边给郑曦捶腿捏肩,一边求郑曦, “师傅,让刘吉跟我们一起住吧,他年纪小,不会办事儿,我们教教。”

他们的值房四个人,除了杨喜还有赵浦,图生,李明。杨喜跟郑曦请求把刘吉的住处也安排到他们四个人的值房,这样在一处住着,有同吃同住的情谊,其他几个人也能照应着点刘吉。

郑曦同意了, “行吧,就他一个不能再进人,人进的多,很多事儿就不方便了。”郑玉赶忙行礼, “徒弟记着了,谢谢师傅。”

刘吉从冯姑姑那儿出来就找了杨喜,杨喜在直房看到刘吉,两个人都很高兴,但都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对外就说在一个搁置堂净身过来的,见过两面。其实也本就如此,只不过两个人比较投缘罢了。

杨喜吞吞吐吐的看着刘吉, “那个,我的名子和妍妃犯了忌讳,我师傅给我改了名字叫郑玉,对了郑曦是我的师傅。”

他说自己改名字的事儿还挺不好意思,毕竟名字原来在自己的家谱上,怎么说自己也是杨家的子孙,不能不认爹,忽然改成了姓郑多少有些不舒服。

刘吉笑, “改就改了,反正我们都进宮当奴才了,奴才的名字,在别人看来叫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唤着方便。”

郑曦这个人刘吉看不懂,他总是一副无悲无喜的表情,被小太监们犯蠢逼急了动刑罚,也看不出什么表情。总是轻飘飘的一句, “拉出去打十板子长长记性。”好像说的不是打人,而是拉人出去遛弯儿。刘吉很怕他。

之后的几天,刘吉就是九皇子的跟屁虫。

九皇子睡觉他更衣,九皇子洗澡他搓背,九皇子读书写字他研墨,九皇子练武他递剑,成了真真正正的贴身太监。

从上次九皇子问他‘好看吗’开始,他伺候九皇子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刘吉会说话嘴甜,做错了事儿认错非常快。渐渐地,九皇子寝宫的太监都是三天休一天,刘吉是五天休一天,不过每个月的银钱翻了一倍。刘吉不知道怎么能将这些钱送到叔叔手里,他都攒着,等着大一点想办法给叔叔送过去。不过九皇子给皇上、皇后、皇太后请安却从未带过他,他太小,怕没眼色冲撞了各位贵人。皇太后礼佛,连家宴都不参加,九皇子都很少见到。

暮岁隆冬,瑞雪满城,大元十年,交年节,民间俗称小年。这一天也是刘吉的生日,但无人知晓,连郑玉也不知道,这一天刘吉满八岁了。卯时更鼓未向,刘吉被冻醒了,他顶着寒冷挣扎起身,手脚麻利的把被褥中的太监棉服取出穿上。

晨曦熹微,冷风呼啸,一层薄薄的积雪覆于金黄琉璃瓦上落于狭长宫道间,天还未明,宫里已经忙的不可开交,坤宁宫要举行祭灶仪式,供奉灶王爷,各宮主子到场,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太监们换上了葫芦景补子衣服,据说象征着吉祥和富贵。

这些仪式还轮不到刘吉参加,他在茶水房同太监宫女们一起吃早饭,早饭简单,并不精致,却是管够的。一盆粗粮粥,一大箩筐粗粮饽饽,再配上两样小菜,虽然不精致,但是厨师做的很好吃,刘吉每天早上都吃的很饱。

吃过早饭他就到九皇子的寝殿伺候,他给九皇子换了身红色的五爪龙纹服,腰间围着镶嵌玉石的缎带,戴上了元青绉纱六瓣有顶圆帽。此时的九皇子正装肃穆,风度翩翩,挺拔俊朗。

刘吉虽小但是嘴甜,这两天也跟九皇子熟悉了些,知道了不会轻易挨板子,而且说好听的话肯定不会挨罚。他贱兮兮的夸九皇子, “九皇子就是好看,丰神俊朗。”九皇子看了刘吉那狗腿子的样儿,轻轻的踢了他一脚, “就嘴会说。”毕竟年纪小不经夸,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妍妃和卢嬷嬷已经早早的到坤宁宫去了,看着九皇子领着大太监郑曦以及他的两个徒弟还有几个宫女走远的背影,刘吉心里开心的不得了。他九皇子不在,让他自便。

九皇子回来他再过来,不用紧绷着一根弦做事了。

他要去直殿监看李爷和吴少监他们,已经有一个月未见了。九皇子这的差事能吃饱、穿暖、还不累。能在皇子跟前伺候这十分难得,他感激李爷知道李爷对他好。九皇子之前赏赐了他和郑玉一些茶叶和点心,他舍不得吃要带给李爷吃。

到了李爷的值房,李爷正和吴少监商量事儿,两个人都是神色不明。见刘吉过来,吴少监赶紧换了一张尽量慈祥些的表情,笑着逗他, “哎呦,九皇子面前的小红人儿来了。”

刘吉不好意思,脸有点红,对着两人行了一礼,然后摸着头憨笑了几声, “吴少监莫要取笑我。”说着把茶叶和点心放到桌子上看着李豫, “李爷这是小的孝敬您的,九皇子赏的都是好东西。”说着又给吴少监递过去一包点心。

九皇子赏的有钱也买不到。

李豫最近气色不错,一边笑着看他,一边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他坐下, “你不留着自己吃?”

刘吉坐在旁边的凳子上, “九皇子还会赏的。”

李豫和吴少监对视了一眼,看来这小刘吉自己没舍得吃。

这么小能忍住嘴馋给他们送过来,真的是不容易。

李豫问: “在那可还好?”

刘吉笑呵呵的, “挺好的,妍妃娘娘虽然严厉些,但是不怎么管我,都是九皇子管我。九皇子仁慈,不怎么打我罚我,偶尔做错事训斥两句。”

李豫说, “伺候主子需要尽心尽力。宫里边皇子多,论起来都是咱们的主子,都得恭恭敬敬的。宫里的事儿错综复杂,很多事雾里看花,不要太聪明了。但是你永远得记住你只有一个真正的主子,那就是九皇子,九皇子对你好你得感恩。九皇子赏也好,罚也好,都是恩惠。你现在仰仗九皇子,但是有的时候九皇子也得仰仗你。”

如若刚进宮的刘吉可能不懂,但是现在他懂一些了。

刘吉点头, “明白了,李爷。”

李豫安排吴少监, “今天刘吉是客人,把刘吉拿来的茶泡上,也让小刘吉自己尝尝。”吴少监笑着起身收拾茶壶,把暖炉上的已经开了的水壶拿过来泡茶。

刘吉笑眯眯的看着李爷,坐在椅子上的腿荡呀荡,他喜欢李爷,李爷就像一盏灯把他的心照的透亮。

窗外飘起了雪,轻若柳絮,在窗外飘呀飘,屋内的火炉烧的很旺,热烘烘的。

他们三个闲聊,李豫和吴少监问什么刘吉答什么,大多是琐事,刘吉也问问直殿监的其他人的得情况,时间不能太长,刘吉依依不舍的告辞。他今天休息,可是李爷和吴少监还有很多事儿得忙活。

交年节,直殿监总是忙在前头,把宮里需要打扫的地方都打扫了一遍,昨天晚上忙了个通宵。今天他们的事儿要少些。之后就是大年除尘的时间,直殿监要忙活到除夕前夜。

李豫送走了刘吉,转头喊住吴少监: “你刚才想问什么?”

吴少监出门的脚步一顿,慢慢撤了回来, “呃……一个是闫六,保住了一条命,坤宁宮的总领太监陆域给您带话,说您培养的人,您自己处置就好。还有老祖宗传话说,让您忙过这阵子过去一趟。要不我先回了,说您这两天劳累,身体不怎么好?”

李豫转过头,望向窗外,刘吉正顶着雪一蹦一跳的往回走,看来很是开心。

他笑了笑, “还是当孩子好啊,无畏风雪,一点小事就能开心,什么事儿都能重新开始。”

随后他对吴少监说: “不用,让那人转告老祖宗,我后天过去,还有我想吃鳜鱼。”

吴少监愣了愣,喃喃道: “李爷……”

李豫看着窗外, “小刘吉说的对,好死不如赖活着。闫六莽撞不懂规矩,安排到冷宫伺候那两个娘娘吧。吃点苦也是应该的,兴许还能保住条命。”

吴少监愣了一瞬,起身往外走,顺手带走了刘吉给他的点心。

他明白李爷的心,闫六的命能保住,是陆域看着老祖宗的面子。那是坤宁宮,死个奴才跟踩死一个老鼠似的悄无声息的。没人会关心一个奴才的命,除了李爷。

想着李爷要去老祖宗那里“还人情儿”,吴少监拿着点心的手紧了紧。心里念叨: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总有一天,我们来孝敬您。吴少监默了默,转身走了回去。

李豫站在屋内自嘲的笑了笑。整个宫里,谁不在看他李豫的笑话呢,大家称他一声李爷可不是尊称,他们只是打狗看主人而已,会摇尾巴的狗才能得主子疼爱喜欢。

刘吉回到了妍喜宮九皇子的寝宫,到了值房收拾自己的床铺、洗衣服。趁没人拿出银子数了数,快到五两了,李爷说不能光顾着他,管他的领事太监也得表示一下,好在妍喜宫有个照拂的人,这一表示,就要伤银子了。哎!真心舍不得。

坤宁宫,妍妃、和妃、德妃、贤妃还有一些低等级的妃嫔祭祀礼成后在坤宁宫给皇后请安,几个皇子跟在皇上身侧陪着皇上,一会还有一个家宴,家宴过后会放礼花。

皇后看着几个妃子, “今天忙过了,明天你们几个别忘记除夕之前每日给皇太后请安,马上到除夕了,各宮的事儿多很忙,就不用过来给我请安了。”

大家忙应: “是。”

皇后看着妍妃, “九皇子明年就满十岁了,应该有自己的寝宫了。我选了些有经验的太监宫女,妍妃瞧瞧有相中的就挑几个。”

妍妃心里冷哼了一声,哪里都要插上一脚。但面上不显,笑眯眯的说: “是,皇后娘娘,前日我去给皇上请安,她也给选了几个,这么一看加上您选的,就差不多够了。皇上昨个在我那还说,九皇子大了有主意了,可着他看着顺眼的。”

皇后看了一眼打扮精致的妍妃心里道: “哼,没什么脑子,对自己的儿子到是挺上心。”

几个妃子又跟皇后扯了会儿闲话,就有太监禀报时辰到了到万福殿开席。

由于是家宴规矩没那么多。

尚食局各领其事,负责引导嫔妃皇子行动的引礼人员,在坤宁宫万福殿东西两侧面对面站立等候。

皇帝、皇后就座,这时殿外奏响大乐、放鞭炮。燃放结束,各妃嫔皇子按照嫔妃位分以及皇子长幼顺序,从东西两门进入大殿,

一拜三扣之后,引礼人员引领大家入座。

妍妃坐在皇帝、皇后下首的第一个位置,对面坐着太子余承,德妃在余承的下首。妍妃看着德妃撇了撇嘴。德妃表情很淡,她对于妍妃的挑衅从来不正眼瞧。大家都知道德妃的性子,和谁都不好不坏,什么事儿都别靠前儿,除了皇上她对谁都不好,甚至对自己的儿子都很淡。

光禄司官打开酒瓮,捧到御前先给皇帝、皇后斟酒。然后下首的人员给各位嫔妃皇子倒酒。

皇上今天家宴看起来心情不错,据说崇敬皇帝余惇前天新得了一匹良驹和两个歌伎,皇上喜欢马喜欢听戏。

皇上举起酒杯, “今日是家宴,大家不必拘谨,能喝的都尽兴。朕的几位皇子成长的不错,师傅也教的很好,今天大家共饮一杯,祝我大元能风调雨顺,威名千古。”

下边的人端起酒杯齐齐的喊: “祝我大元风调雨顺,威名千古。”

喝完了第一杯酒,教坊司的安排了第一舞,大家都看的兴致勃勃。中间的就是皇上新得的两个歌伎,穿的很少,前凸后翘,衣服堪堪能盖住肚脐,肚脐周围画了一小朵粉色的花朵若隐若现。跳起舞来那盈盈一握的腰肢左右摇摆,肚脐上的一朵小花含苞待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