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悄悄地上前,站在老者面前,没有开口说话,安静地观察着他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老者放下剪刀,抬起头,才注意到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公子,有事吗?”
夏青露出一丝微笑,语气恭敬道:“李师傅,我想学习布艺,听闻您技艺精湛,希望能拜您为师。”
学这一行一般女子偏多,有男子也并不稀奇,只是很少,毕竟男子的耐心总是缺乏些。
李挽花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外地来的?怎么想学这个?”
李挽花已经很久没有收过徒弟了,镇子里想学这门手艺的人大都已经学成了,有的去了外地经商,有的就在本地做些小买卖,当然也有外地的人闻讯赶来,想学习他的手艺,不过大多都坚持不下去。
做裁缝啊,其实是很枯燥的。
夏青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挽花,他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既然你有这心,我就收你为徒。不过,学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李挽花已经上了年纪,本不想收徒,但他的儿子却不想继承他的衣钵,离家出走了,听了夏青的想法,他觉得这是个真心想学的人,为了传承,他决定收下这个徒弟。
“谢师傅,我定会不负所期。”夏青做了个拱手礼。
她掏出事先准备的拜师礼——一个小巧的红木雕花盒子,双手递给李挽花,“师傅,一点心意,请收下。”
李挽花摆了摆手,“这就不用了。”
“师傅莫非是看不上此物?那师傅您说说喜欢什么,等过几日徒弟再送来。”夏青脸色有些遗憾,将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的银鎏金錾花剪。
这把剪刀的刃部表面装饰着精美的錾花,一股饰有半破的海棠,另一股饰有卷草,均以鱼子纹为背景。
整把剪刀的制作精细,左右对称,曲线优雅,正面采用珍珠的鎏金錾花工艺,局部鎏金处装饰有蔓草纹,金光闪闪。
李挽花眼睛都看直了,心想这新收的徒弟真是大手笔,嘴上还是拒绝道:“不是,这把剪刀很精美,为师并不是不喜欢,只是因为太过贵重。你也不用特意准备礼物给我这老头子,你能好好学就行了。”
“哪有把拜师礼往回拿的道理?师傅,您就收下吧。”夏青再次弯腰,鞠躬式把盒子递向他。
李挽花拗不过她,只好收下。
从这天起,夏青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跟着李挽花学习裁剪、缝纫、刺绣等各种技艺,有的时候一着急,她的手指便被扎了,她并未抱怨过一句。
彩儿他们看在眼里,心中既心疼又佩服。
彩儿将日常上的琐碎事情都做得极好,不让夏青操心,能安心学习,阿良三人则负责保护夏青和彩儿的安全,偶尔也会帮她搬运布匹。
灵风镇的清晨,总是从一声声悠长的鸡鸣开始,天还未完全亮,青石板路上便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夏青推开窗,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目光落在对面那户人家。
那是一家三口,丈夫是个木匠,妻子是个绣娘,他们的小女儿才五六岁,活泼可爱,总是蹦蹦跳跳地跟在父母身后。
夏青才来不久,便与这家人熟络起来。
木匠姓林,为人憨厚老实,妻子王氏则温柔贤惠,小女儿名叫小莲,天真烂漫,常常跑来找夏青玩,缠着她讲故事听。
夏青虽是外乡人,但她的谦逊和善良很快赢得了邻里们的喜爱。她常常在闲暇时与邻居们聊天,听他们讲述古镇的故事,也分享自己在京城的见闻。
林木匠和王氏对她格外照顾,知道她独在异乡,便时常邀请她到家里吃饭。王氏的手艺极好,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几碟自家腌制的咸菜,菜肴简单,却总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夏青每次去,都会拿一些从京城带来的小玩意儿,送给小莲。
小莲收到礼物,总是笑得眼睛弯成个月牙,瞧着就憨态可掬,每次都用她的小小手拉着夏青的手,轻轻摇晃几下,再甜甜地说一句:“桑哥哥最好了!”
看着小莲可爱的样子,夏青每每都忍不住去摸小家伙的头。
小莲可会了,还会用头蹭她的手。
林木匠的手艺在镇上小有名气,谁家的家具坏了,都会找他帮忙修理,而他从不计较报酬,常常只收些材料费,甚至分文不取。
王氏则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个去帮忙,绣花、缝补、做饭,样样拿手。
邻里们都说,他们夫妻俩是古镇的“福星”,有他们在,日子总是过得顺心些。
夏青初来乍到时,曾因不熟悉当地的风俗而闹过一些小笑话。
有一次,她在市集上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她和彩儿都不知道该如何烹制。王氏知道后,便主动上门教她们,几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王氏还特意做了几道当地的特色菜,让她们品尝。
夏青很感激,连连道谢,王氏却笑着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一个人在外,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别客气。”
灵风镇的夜晚,总是格外宁静。
晚饭后,邻里们常常聚在巷口的大槐树下,乘凉聊天。
老人们摇着蒲扇,讲述着古镇的古老传说;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
夏青一行人也常常加入其中,听老人们讲述古镇的历史,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有一回,林木匠提议大家一起唱几首当地的民谣,众人纷纷响应。
夏青虽不熟悉歌词,但也跟着哼唱起来,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将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
某一天,镇上的一位老人生了重病,需要一笔不小的医药费,邻里们知道后,纷纷伸出援手。林木匠和王氏带头捐出了一部分积蓄,其他人也纷纷慷慨解囊,夏青也是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一笔钱。
老人康复后,特意上门感谢大家,眼里满是感激的泪水,身子颤巍巍的,也不妨碍他作揖下跪,他声泪俱下:“有你们这样的好邻居,是我的福气啊。”
夏青在灵风镇的日子,渐渐被这份邻里间的温情所包围。每当她遇到困难,邻里们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她也尽己所能,回报这份温情。
一个普通的晴天,镇上的一位寡妇家中失火,房屋被烧毁了大半。夏青知道后,立即组织邻里们帮忙修缮房屋,还捐出了不少布匹和生活用品。
寡妇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场下跪,磕了几个响头,嘴上说着感谢她的话,她却只是淡淡一笑,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