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长安小婢女的咸鱼日常 > 第9章 挑明

第9章 挑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六儿那得知了十五的古怪,沈蕙再度失眠。

她抱住被子趴在榻上,烛光昏黄,映着她眉间的一点纠结。

联系前后两条线索,十五背后的主子是谁浮出水面,倒是解去她的疑惑。

因为原书中,从未提及过郑侧妃。

原书故事线里楚王已登基数月,只介绍过二郎君、三郎君的生母养母,而四郎君的生母查无此人。

难道郑侧妃这次会因病去世,故而才未等到册封?

无论如何,隐瞒病情是重罪,十五帮主子做了不该做的事,倘若被发现,将连累整个兽房。

她不允许自己的躺平福地被破坏。

旦日,午饭时沈蕙提前去膳房一刻钟,让小丫鬟去后院找青儿来。

“青儿姐姐好,姨母这时候得空吗,我想见她。”沈蕙一见青儿,上前福身,面露羞怯,“我是晚辈,按理说也该我前去问您,但我初来乍到,不敢放肆,贸然前去王妃那边,怕冲撞哪位贵人。”

“娘子放心不下你与阿薇,总想派我来看看,如今正好一见。”青儿却不介意,“你跟着段姑姑学得很好,处事谨慎些,麻烦是麻烦,却不会犯大错。娘子现下不得空,午后可以,或许能给你留出半个时辰。”

“那也足够。”沈蕙无意在后院逗留。

她尚且记得些有关楚王妻妾的描写。

楚王妃高深莫测、崔侧妃跋扈蛮横、赵庶妃大智若愚、薛庶妃唯唯诺诺、陆侍妾野心勃勃……

后院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早成了是非之地。

而她一心想做咸鱼,还是少接触和其相关的人为妙。

青儿也无意与沈蕙多言,用吃食岔开话:“我今早回了许娘子家,命厨娘做些你和阿薇爱吃的羊脂韭饼,去灶上蒸一蒸,热了吃。这两罐子是小菜,都在平康坊酒肆买的,一罐是甜酱瓜,一罐是醋腌蘘荷,能放两个月,配粥吃最好。”

“谢谢青儿姐姐。”沈蕙眼睛发亮。

平康坊里闻名的不止是温柔乡、销金窟,另有王公贵族们的宅院与名满长安的酒肆。

但沈蕙作为爱吃食素动物的素食爱好者,便不拿小菜配粥,而配沈薇留给她的炙牛胘,既烤牛肚。

大齐禁食牛肉,可如果牛老死或“病死”,那便没法子了,人们只好含着泪大饱口福。

早上主子膳房处屠了一头牛,好的肉与牛心牛肝留下,其余的给了下人膳房。

“有点硬。”烤牛肚爽脆,韧劲十足,沈蕙嚼得艰难,但滋味不错。

“毕竟是老牛。”沈薇立在灶旁,往锅里撒荜拔和胡椒,用来卤牛肠,“但我听张嬷嬷讲,上次主子膳房那杀的牛是得疯病撞死的牛,十分鲜嫩。”

“那一定非常好吃,听起来适合做牛肉丸。”沈蕙藏不住吃货本性。

“牛肉丸,做法同鱼丸差不多吧。”灶房的管事张嬷嬷一听有自己没吃过的东西,立即走来,兴致勃勃。

张嬷嬷出自宫中尚食局,无意和主子膳房那帮斗得如乌眼鸡似的厨娘一般见识,便主动进了下人膳房。

“我是看借宿在田庄里的胡商吃过,商人告诉我,要取新鲜的牛肉,剔去筋膜后反复捶打成肉泥,这样做,汁水丰润,弹牙紧实。”沈蕙以胡商当借口。

“你们姐妹俩真是,一个会吃,一个会做。”张嬷嬷毫不掩饰,“我是真心喜爱阿薇,凡事一点就透,我见过不少婢女,均不及她。”

沈薇是真闲不住。

进膳房后,她虽然只用帮张嬷嬷清点食材、柴薪,可一旦忙过自己的活计,便又是刷锅又是烧火,每每还自告奋勇替厨娘做菜,全被张嬷嬷看在眼里。

“能得嬷嬷疼爱,传授手艺,是阿薇的福气。”沈蕙见沈薇默默害羞,代妹妹道谢。

凭心而论,原女主是个十足的好人。

她生气,不过是因为这样一个好人被人伦礼教、三从四德束缚,最后要感恩戴德地嫁给一个恶贯满盈的老纨绔。

假如力所能及,沈蕙决不会再让沈薇流落到原来的结局。

午后,沈蕙随青儿走进宁远居小园中的抱厦。

许娘子换过一身轻便的藕荷色窄袖缎襦,立在书案边,用三郎君抄书的废纸练字,学无止尽,她从不曾懒怠过。

论这点,沈蕙无比钦佩她。

“看来是有心事。”许娘子观沈蕙神情犹豫,停了笔,引她坐到窄榻上。

沈蕙贴到许娘子耳旁:“是,我们兽房有个婢女叫十五,她近来鬼鬼祟祟,我怀疑她......”

“你这鼻子倒是灵。”许娘子闻言静思几许,“此事我会同段姑姑讲,你千万不要插手,更别暴露是由你发现的。”

“阿蕙明白。”沈蕙使劲点点脑袋。

“还有一事我筹备已久,今日你来了,我也不瞒你。”许娘子面色如常,目光却盯紧沈蕙,“你对沈正孝有何看法。”

老登呗,还能有啥看法。

沈蕙默默道。

但她不好表现,咬紧下唇,泪眼朦胧地戚然开口:“我与妹妹辛勤侍奉孝顺他,他却纵容蒋氏苛待我们,又可能是杀害阿娘的幕后主使,屡欠赌债,不止一次想当掉阿娘的遗物...我,我不孝,不愿再认他是父亲。”

“好,有骨气,他不慈,你不用孝顺他。”许娘子抚掌,“既然你这般想清楚了,我与你挑明,沈正孝命不久矣,过些时日无论你得知什么消息,不必怕不必伤怀。至于阿薇,你是姐姐,好生安慰她,往后你们才是彼此最亲近的人。”

好耶!

进府后,沈蕙总怕受沈父赌博一事牵连,可孝道压死人,她哪里敢直接与许娘子说,如今终于不用继续担心了。

“还有姨母呢,也和姨母亲近。”沈蕙动容一笑,抱住许娘子的胳膊。

许娘子也缓缓松口气:“好,还有姨母。”

“妾身拜见大王。”临近戌时,楚王妃行至宁远居院门外,手提一盏宫灯,立在墙边静候楚王。

“王妃免礼,你我之间,何须在乎虚礼。”楚王扶起她,与妻子携手走向堂屋。

楚王正值而立之年,修道礼佛后,原本的温润如玉染上些悲悯,谦和出尘。

他与楚王妃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又志趣相投,待王妃与旁人不同。

“得大王关怀,妾身喜不自胜,但礼不可废。”楚王妃打开一个食盒,“妾身知大王讲究过午不食,可您监国听政、宵衣旰食,十分操劳,入夜后还是该稍进些吃食。这是妾身做的汤饼,以紫菜、野蕈、腌姜、笋菹和苜蓿做汤底,配的是蕹菜和水芹。”

“王妃有心了。”因是楚王妃亲手做的,楚王不拘着少食的规矩,全部吃完,“三郎的课业如何了,可有进益?”

“进益不少,故而妾身允他和晋康家的二郎去跑马,练练骑射。”楚王妃端来茶盏给他漱口,原封不动地重复三郎君的话,“恰如崔侧妃所言,孩子们在一处,才热闹。”

愚蠢。

楚王妃想。

晋康公主私下结交崔侧妃她无意去管,可如果把心思打到郎君们的婚事上,就别怪她出手了。

楚王对这些话恍若未闻,谈起两人的长女元娘:“我临出宫前陪母后说了会话,元娘在一旁陪着,端庄稳重,少去许多青稚,我忽而想起来,元娘已十三岁,是时候相看人家。”

元娘是楚王妃的亲女儿,因得薛皇后爱重,自幼养在宫中。

本朝规制,皇女封公主,太子之女封郡主,诸王女封县主,成婚后册封,可元娘不过两岁时就得了封号,因此桀骜些,与弟妹们关系平平。

“也许,母后想再留她一两年呢,晋康姐姐不常得空入宫,宜真妹妹入道后又清心寡欲,让元娘多陪陪母后吧。”楚王妃隐去眼底锋芒。

除去晋康公主这个姐姐,楚王另有一位妹妹宜真公主,公主丧夫后入道清修,不问俗事,连独子都是给兄长养着。

在楚王妃看来,晋康公主倒不如也学妹妹不问俗事,省得机关算尽,算丢了与大王的姐弟情分。

“所言有理,那便先帮二郎相看。二郎勤谨知礼,但天家皇孙,骨子里难免傲气,京中贵女又都是家中里千娇百宠养大的,倘若择一位贵女,恐怕针尖对麦芒,夫妻失和。”楚王言下之意,便是不希望给二郎君选高门女为妻。

“不过,只怕出身小门小户的女子多怯懦,不适合嫁进王府。”夫妻多年,楚王妃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佯装苦恼后笑道,“说来,妾身还真想起个好人选,崔侧妃堂弟之女大二郎一岁,去年府中赏花宴时妾身见过她,性情柔顺恭谦,又是亲上加亲,可以相配。”

崔侧妃的伯父是西平侯不假,可其子不见得各个天资聪颖,能做朝廷的股肱之臣。

譬如她的这位堂弟,虽是嫡出,然资质平平,比不得袭爵的兄长,强不过外任的庶弟,入仕十年仍是七品官,碌碌无为。

是故,即便知道堂弟的女儿和养子年龄相仿,崔侧妃也从未考虑过,满心是效仿楚王当初那般,娶公主之女。

“甚好,你安排便是,我放心。”楚王拍拍楚王妃的手,浅笑融融,与妻子眉宇间滴水不露的温和相似极了,像一对完美的假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