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郁的问题太多,像小孩,缠着沈妄郁讲江南风光。
“江南早春的山峦,温润而秀丽,藏着几分朦胧的诗意;江南丝竹,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都能敲到人心里去。”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讲江南的雨,江南烟雨时,天空中细雨如丝,轻轻洒落,眼前都是蒙上一层纱。”
“远处的山峦,可比照片上的还要好看。”
照片上,河流、湖泊在烟雨的笼罩下,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古老的城镇、村庄,粉墙黛瓦在烟雨中更显古朴宁静,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湿,反射出柔和的光。
“若是我也能走上去就好了。”
寒郁喃喃,恨不得钻进照片。
寒郁听沈妄郁讲着姑苏的故事,寒山寺的钟声、拙政园的四季、平江路的烟火,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景致,在沈妄郁的描绘下,变得鲜活而生动。
寒郁感觉沈妄郁很有故事,沈妄郁讲着江南,眼里流露出的情愫藏不住。
如同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烟雨笼罩下的寺庙,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朦胧的美感。
寒郁想,即便未曾踏上江南的土地,有沈妄郁在身旁,他便已拥有了半个江南。
时间走慢些,让他在沈妄郁的陪伴里,将这江南的梦做个够,也让这份宛如江南水乡般温柔的情谊,在岁月里静静流淌,永不干涸吧。
“那么,水乡婚礼呢?”
“嗯?刚刚讲过的,忘了么。”
寒郁用力摇头,“没有忘记,花船,还有奏乐,只是我好奇。”
“好奇些什么?”
寒郁满眼期待:“好奇,要是晕船的话……”
“要是我晕船的话,沈妄郁,你还会要我吗?”
“要是小猫你晕船的话,我就来这里。”
雨,停了。话题也按下了暂停键,两人并排走在湿漉漉的街头,寒郁在沈妄郁身边,感觉自己已经走在了青石小巷。时不时侧过头去看沈妄郁,满眼都是笑意。
沈妄郁带着寒郁去了落脚的地方,一间公寓,沈妄郁没说的是这间公寓是租的。入目的地方整洁,至少比寒郁的“狗窝”要看的过眼得多了。
再往里走,是书房,角落里立着一个画架。
寒郁很喜欢画,也喜欢画。
爱看,爱画,从前也没有系统的学过,但是寒怀远知道之后就请了老师,不止一个,是跟着寒郁的进度来请,有时候一个老师只教得了寒郁一周,他进度很大,想法很多。
也是,那一方小小的画纸,于寒郁而言,是承载不了很多思绪的。到现在,没有什么老师能教得了寒郁,都是自己在琢磨着画。
小时,画里通常记录去不到的地方,后来,学业压力大了,画中,是宣泄情绪的。是表达对家族的不满。再后来,爱看画展。
每次踏入画展里,寒郁都容易被各式各样艺术氛围紧紧包裹,吸引。画作有序排列,像是在静静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