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棺中录 > 第33章 装神弄鬼,再验尸体

第33章 装神弄鬼,再验尸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玄清垂眼不语,只是单手掐算。

他忽而伸手,指向灵堂正中的吴主簿棺木:“吴主簿为一方良吏,操劳多年,难免得罪小人。如今这棺材后竟有怨气相随!”说罢,他又蹲身,看向李氏,“敢问夫人昨夜是否梦到亡夫?”

吴李氏猛地一颤,抿紧了嘴唇。

夫君死得蹊跷,她却不敢声张,自是心中有鬼。

加之昨夜当真做了噩梦。

“道长此话何解?”李氏声音发颤,试图掩饰慌乱。

王玄清见状,心中又添几分把握,冲人作礼:“贫道昨夜梦到吴主簿,他说自己是为人所害,亟待伸冤,贫道本不愿多管这闲事,奈何,这怨气非有缘之人无法察觉,故而今晨上门,愿为贵府消灾祈福,效犬马劳。如今一见,贵府这灵堂内……”他有意停顿片刻:“怨气缭绕,吴主簿灵魂不宁,恐是有未尽之愿呐……”

听到此处,本就心神不宁的吴李氏更是面色发白。她吞了口唾沫,有些结巴:“那……按道长所说,这怨气可是有解?”

“此事关系亡灵是否安息,恕贫道不能声张。还请夫人移步,听贫道细细说来。”

王玄清语气中带上一些缥缈。

装神弄鬼的事情他一路上没少做,可说是比陶夭更熟练。

李氏于袖下捏紧了双手。

这道长是个生面孔,能无缘无故找上门来,必是有些本事。

再加上,昨夜自己的确是梦到了那个死鬼……

真是死了还不安生!

李氏咬咬唇,思虑再三,低声吩咐仆人:“你们暂且守在灵堂,我与道长去去就回。”

“等等,这灵堂里可留不得人啊,不然贫道恐这亡者怨魂……为害生人呐!”

“啊……这……”仆妇们面面相觑,又齐刷刷地盯向自家主母。

显然是打了退堂鼓。

“行了行了,你们也先去休息一下。”吴李氏心里发虚,越发想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

王玄清作势拂了身上的道袍,又做了个“请”的手势,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正躲在暗处观望的陶夭,嘴角勾起一抹笑。

趁着灵堂里的人被王玄清引走,陶夭赶紧指挥沈卓掀开棺材板。

“奇怪……”沈卓有些莫名。

马上就要出殡,可这棺材居然还没钉起来。

他本来是想徒手开棺的。

可是……

沈卓的手抚上棺材沿。

四周都有铁钉钉入的痕迹。

但……好像是已经被人拔起来了。

“怎么样?”陶夭扒住棺材沿,歪头看向沈卓,“这次能验出点什么不同吗?”

“稍等。”沈卓取出工具,神色专注。

陶夭微微皱眉,背着手在棺材后头拼命转圈:“可是,吴李氏说了,这些伤痕是生前擦背留下的。到底该怎么反驳呢?”她低头思索许久,还是觉得这说法难以驳倒。

沈卓手中的动作不停,语气淡然:“若真是擦背所致,死者背部其他地方也一定会有相似的红痕。没有道理仅仅集中于颈部后侧。”他手上动作不停,以银针刺入死者颈部。

有一些液体流出,说明这些痕迹是生前形成。

“而且,正常擦背动作不会导致脖颈下压。”

擦背工通常是坐于雇主身后,雇主的脖子只可能微微下弯。

“更不会在脖子后留下深浅不一的指痕。只有用力按压头部或脖颈,又因为死者挣扎,才能形成这样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澡堂里没有左撇子的擦澡工。”

“那也可以解释为刮痧啊!”陶夭专业抬杠。

沈卓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刮痧痕迹和指痕完全不同。刮痧留下的痕迹通常呈条状或带状分布,线性走向,可能伴有瘀血,但范围较广,且左右用力均匀,很少出现单侧更深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刮痧不会在局部形成指纹状的压痕。”

他顿了顿,将针收好,继续向某杠精耐心解释:“刮痧留下的痕迹,边缘模糊,多呈弧形或线条状瘀血,且大多分布浅表。而指压形成的瘀血,深度更大,范围更小,点状压痕明显,与反复搓动完全不同。”

陶夭咬了咬唇,小声嘀咕:“那……万一吴李氏还是不认呢?”

她只是模仿那泼妇的想法,才不是故意抬杠呢哼!

“空口无凭,自然需要验证。”沈卓点头,“最好找汤池的浴工,复现擦背的动作,观察手法是否能造成一致的痕迹,如此,吴夫人的质疑便可不攻自破。”

见沈卓专注于尸体,陶夭兀自在棺材里翻找起来。

没过一会儿,她便点过那些陪葬品。

“没成想这吴主簿居然如此寒酸。”就这陪葬,都赶不上山寨的呢!

可他那娘子倒还是没忘了穿金戴银。

刚才那吴李氏拭泪时,自己还瞥到她手上有戴金镯子呢!

一看就是专门打的,上头祥云缭绕,她绝对不会看错的——陶夭其实是个深度首饰控。

她“啧”了一声,又手贱去摸棺材中的一叠纸扎元宝。

“咦,这怎么这么重?”

此刻,陶夭小手里抓着一个纸扎的元宝。

“这东西怎么硬邦邦的?”她嘀咕了一句,见沈卓还在勘验尸身,没注意她,就去撕元宝壳子。

这才发现那裂开的元宝内竟藏着一块沉甸甸的银子!

“小陶,你怎么……”沈卓注意到她的鬼鬼祟祟,赶紧去拦。

“这银子可不能动!”那是对死者不敬。

“你等等……”陶夭捏着银块翻来覆去瞧,突然挑了眉:“这银子可不干净。”她将银块往沈卓面前一递,眉飞色舞:“喏,你快看看,我可是第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沈卓接过银块,仔细端详片刻,脸色微沉:“这是官银?”

银锭子下头印有官府制的纹样。

“如假包换啊!”

陶夭将纸扎元宝一一开膛破肚:“你看我勘验的手艺是不是比你强?”

“没想到啊!”她大摇其头。

“这棺材哪是用来装死人的,那不完全是用来藏银子的么!还得是我啊,眼力绝佳!”

沈卓看着一脸志得意满的小姑娘,无奈地叹了口气:“小陶,这不是眼力好,是你天生爱翻东西的习惯罢了。”

陶夭毫不在意:“那你说,棺中藏官银,究竟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吴主簿死了也准备将贪赃所得都带走?”说罢,她又抻了小手,装个阿飘状。

沈卓思索片刻:“按你之前的推测,这些银子也可能与□□案有关。至于究竟是不是吴主簿贪赃……”

“他的死说不定就是因为分赃不均。制造那么多假铜板,总归不可能凭他一人之力就能办到。”陶夭咂了咂嘴,盯着棺材里那些元宝,嘀咕道:“要是再多给我几天,说不定我就能捞出更大的秘密。咦?那是什么?”

陶夭在沈卓翻开尸体时,于棺材底瞥到一熟悉的麻袋料子。

她踮起脚,小手就开始硬扯。

半个身子都快埋棺材里了,好容易才拉出了袋子。

打开一看,陶夭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呼:“模具?”

麻袋里装的,赫然是副铸造铜钱的模具,完整的!

这模具工艺粗糙——显然和鸡肚子里的是同一批。

“这还有一封信呢!呦呦呦!真是他呀!”

“……”

沈卓皱眉,将陶夭递来的模具翻看一遍,视线又落于信封上。

只见信封上的印泥已经被蹭花了一部分,但依稀还能辨认出官府某个印章的边缘。

陶夭眯了眯眼,扬了扬手中信封:“得了,尸也不用验了,这算是铁证了吧?”

这封信写得清清楚楚——是甄景行指示吴主簿制造假铜钱,同时,利用职务之便,将库房里的官银都偷盗出来。

“如果真如你所说,甄县令又为何要将官银都放在棺材中呢?”沈卓有些不解。

“这说不通啊?”

“怎么就说不通了?我给你捋捋啊!”陶夭一把抢过信笺,冲人摆摆手指。

“你想啊,这制假报酬是官银,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给了。肯定是他们说好了,要将这棺材运到什么去处,然后趁着夜深人静再挖出来。”陶夭拿手做了个狗刨式。

“然后占为己有!啧啧,可真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亏那甄景行还长了一副正人君子样,她就知道,无缘无故刁难她,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陶夭晃着手上信笺,眼睛忽的一动。她又摸了摸信纸。

“怎么了?”沈卓见她动作怪异,不禁多问一句。

陶夭将信一甩,随口敷衍道:“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信封挺脏的,味儿也不太好闻。”

沈卓轻轻挑眉,不再多问。

他尚震惊于案件真相。

陶夭手指轻轻摩挲着印泥,思绪飞转。

她记得很清楚,先前在浴场的竹篮子里,她随手翻过的一叠纸笺,和这信是同一用纸。

而库房中,吴主簿用的也是同一款纸。

若说这信是吴主簿写给甄景行的,那倒是说得通,可反过来……

可那印泥,确实是有刚被使用过的痕迹。

所以……

陶夭擦擦下巴。

也许,这封信根本不是甄县令的,而是有人杀了吴主簿后趁机伪造的。

那人将银子藏入元宝中,或许也是要趁机栽赃甄县令?

而那甄令身上有印泥,莫不是……凶手正是县衙公人?

啧啧,这点小伎俩可骗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想到这里,陶夭把信笺小心地折起,随手塞进袖中,脸上依旧挂着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哎呀,沈卓,这些银子是不是够你买很多包子了?”

“不可!”见陶夭一个劲儿往袖子里塞官银,沈卓急了,就去捞她手腕。

“哎呀!疼!”陶夭自有一套拿捏他的小技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