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越来越近了,事情也越发的多。
家家都要准备祭祖,季淮找了个天气暖和的时候,拎着酒肉,带着沈云清上了一趟山,去看他爷爷。
山上路不好走,一路上季淮基本都牵着沈云清的手。
季德才也不是一个孝顺的,来祭拜的次数很少,可以说是季淮没回来,老爷子就无人祭拜了,现在老爷子的栖身之地早已杂草丛生。
季淮松开沈云清的手,徒手去拔草,沈云清也跟着清理,小土包才渐渐漏了出来,季淮对着面前的小土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摆上酒肉。
他声音低沉,看不出多少情绪,“爷爷,我带夫郎来看你了。”
他是一个很少会去表达情绪的人,说完,就没了后言。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爷爷走的时候,他年纪还小,对爷爷也没有什么记忆,但季淮念着爷爷曾经对他的好,所以在家时基本年年都来看他一次。
他给年幼的季淮一个家,又给长大的季淮留了一个家。
沈云清知道季淮有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里,不怎么爱开口,等了一会儿见他不说话,才开口说:“爷爷,你在那边放心吧,我和季淮现在过得很好,以后我会照顾他。”
走时,季淮回头看了一眼,“爷爷,我们要搬走了。”
“山高路远,路不好走,今天带云清见见你,以后他便不来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下了山回家,沈云清烧了一锅热水,把炕上的被单和罩子拆了下来,今天日头好,他准备今天把要洗的东西全都洗出去。
洗完被单罩子后,沈云清把东西晾了出去,季淮去换水,家里还有两人换下来的衣服没有洗。
趁着沈云清洗东西,季淮投了一个抹布,把家里能擦的物件全都擦了一遍。
沈云清弄完要洗的衣服,用米弄了些浆糊,然后把季淮叫了过来。
前些日子村里来了货郎,两人买了些春联福字和爆竹,今日正好把买的春联贴在大门上,几个福字贴在了屋子里的墙壁和箱柜上。
这下可算是有了几分年味。
腊月二十九,年关已至。
沈云清和季淮一大早就起来了,过年节的时候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饭,准备食材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沈云清进进出出去了好几趟地窖,白菜萝卜,干菜蘑菇全都翻了出来,之前放的鱼肉猪肉什么的也都拿出来放在窗沿下化冻。
季淮拿着到去后院把之前买的鸡宰了,野鸡吃起来肉质糙,还有股土腥味儿,两人都不怎么好这口,认为家鸡比较好吃,于是今天杀的就是那只家养鸡,野鸡等着过完年去镇上卖掉,有人喜欢这一口,也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沈云清一向见不得这种血腥的画面,于是便没有去后院瞧,等季淮杀好了鸡,才端来一盆热水,一起除毛。
沈云清在家时,家里哥哥嫂嫂过年都会回来一起过,所以一般是十二个菜,但现在家里只有他和季淮两人,十二个菜太多,所以打算预备六个菜出来。
现在定下来的菜就有小鸡炖蘑菇,还有一道炖鱼,沈云清弄好鸡后,看了看食材,准备用猪肉炸一份肉丸子,还有猪肉炒干菜,这就已经四道了,最后两道菜也很容易弄出来。
家里种了萝卜,沈云清存了不少萝卜缨子,正好用清炒,最后一道菜也是素菜,弄了个萝卜炖土豆,主食蒸了几个馒头,寓意也好,蒸蒸日上。
饭前,“嘭”的一声,季淮出去点了一根爆竹,爆竹一响,就可以开饭了,两人吃了个欢快。
晚上包了萝卜猪肉馅的饺子,加上中午的剩菜,就是一桌年夜饭,外面爆竹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季淮也出去跟着放完了爆竹,回去跟沈云清一起吃饭。
饭后,两人点着油灯,沈云清窝在季淮怀里,伴着外面的爆竹声,说着闲话,一齐守夜,等天亮了再一起沉沉睡去。
新的一年到了。
大年初一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所以家里的活就都放下了。
大年初二是迎婿日,明天两人得一起去沈家,所以今天得去镇上买点东西,明天提着去沈家,顺便把后院那只鸡绑了,一起带到镇里卖掉。
这只鸡不算小,足足快有四斤,物价虽然没有年前那么贵,但也没掉多少,所以他们最后按照一斤85文的价格卖了出去,卖了300多文。
镇上很热闹,好多家店铺都贴着春联福字,有的还挂着红绸,一片新年景象,周边乡镇的人大多都要来镇上买东西,人特别多。
尤其是买肉的摊子,排起了长队,两人等了半天,才买上猪肉。
买过猪肉,季淮又带着沈云清去酒铺给沈大河挑了两坛好酒,之后再去买了些糕点果子,就差不多了。
光是两坛酒就已经二百文了,再加上猪肉买了五斤花了二百文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卖鸡的钱全进去不说,还搭了不少。
沈云清边掏钱边心疼,和季淮说现在的物价可真贵,要是平常,能省一小半呢。
季淮笑着说之前家里卖东西也赶上这时节卖上了高价,不必那么心疼,沈云清一想倒也是,掏钱都掏的痛快了些。
路上沈云清看见一个摊子卖首饰,旁边围了不少姑娘哥儿,他也跟上去凑热闹,他倒不是喜欢那些金银首饰,而是相中了旁边那两条发带,上面绣的云纹很精细,他觉着很不错。
大多数哥儿跟汉子一样,不同大多数女子打扮繁琐,所以基本上都在发带上找花样,不过也有喜欢跟姑娘们一样打扮的。
沈云清同季淮都扎发带,那两条发带正巧是一对儿,问了价格,有些虚高,倒也不算太贵,三十五文一条,两条七十文,沈云清麻利的掏钱买下。
季淮站在一旁等他,心里也很愉快,跟夫郎戴一样的发带,想想就很开心。
在镇上吃了口饭,两人才提着东西一起坐牛车回家,一人两文的价格,不过这时候人多,等了好半天才排上呢。
第二天起来收拾收拾,两人就去了兴河村。
林月香早知他们要回来,领着沈云澄早早地就站在门口等,远远地一见到两人的身影,立马就迎了过来。
沈云澄去接季淮手里东西,林月星扯着沈云清,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娘,这外面多冷啊,怎么不在屋里等。”
沈云清摸了一把林月香的手背,但也摸不出来什么,他手也是凉的。
几人一进屋,一股热气迎面而来,整个家里也热闹了起来。
沈云清左望右望没见着沈大河,于是问林月香,“娘,爹呢?”
林月香脱了袄子,“哎呀,你大嫂月份大了,还要在娘家留一宿,你爹一大早就驾驴车给他们一家人送过去了,想必一会儿就回来了。”
沈云清点点头,抓了一把桌上的瓜子磕了起来,磕到一半才想起来季淮,问他要不要。
季淮坐的端正,摇摇头。
见他不要,沈云清便收回了手,季淮的性子一向这样,到他家容易放不开,以后有得改。
几个人说着闲嗑,不过季淮性子闷,基本不怎么开口,只听着。
说到一半就提起了之前说过要买房场的事。
林月香乐呵呵地说这事有着落了,“你爹之前给打听了,咱家后边那块有片地,是之前李家的,也是打算用来盖房子的,后来他儿子在镇上发了财,买了镇上的房子,这地就没用上。”
“价格也比较低,老李家的之前跟你爹关系还不错,再加上这块地放的久,才要十二两”
时下人搬家都喜欢直接买现成的房子,省事不说,比自己盖房子也多花不了多少,所以这地就放的久了一些,这么便宜,除去人情外,也有不容易卖的原因。
几个人听了都觉得不错,季淮点头,跟林月香说:“确实不贵,劳岳父岳母费心了。”
林月香拍了一下大腿,“哎呀,这有什么费不费心的,都是自个儿家的孩子的事,可不得上点心。”
她又看向沈云清,声音低了些,“而且啊,村里的几块地你爹都看了,就这块地风水最好,是块好地!”
听了这话,沈云清更加开心,他爹说行那肯定可以,之前他爷是干风水的,总是帮人看这看那,他爹虽然不干这行,但从小跟着他爷耳濡目染,也懂得不少,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正说着话,沈大河带着一身凉气进来了,见着儿子回来了,脸上立马就挂上了笑意。
林月香见他回来了,招手让他过来,“正巧你回来了,歇会儿带着姑爷看看地去。”
自家孩子的事,沈大河很是积极,立马就要带着人去看。
“宝儿,你去不去?”季淮问沈云清。
沈云清摇头,“我就不去了,你看行的话就定下来,我跟着娘一会儿做饭。”
见他确实没有要去的意思,季淮才跟着沈大河一起走了,沈云澄在家里没意思,也跟着去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