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下午酉时,深秋的夜幕已在天边涌动,元稹从李家背着刚刚借来的几套书本走在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旁若无人低头背默着书中内容,脚下虽然是宽敞官道,但行人车辆却很难撞见。回家的路已经走过大半,手中那本书也已经被他翻阅了大半。就在这时,离元稹身后的不远处,两只饥饿野狼在悄无声息跟随着他。可能是他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行走速度,和没有东张西望的惊恐表现,反倒让那对野狼,对面前这个强壮的两脚兽产生了恐惧,所以不敢贸然主动进攻,就这样走了一段时间,沉浸在书中的少年还浑然不知。
前面是一个小丘左拐的下坡,人自然就放开了脚步,野狼以为那个猎物是害怕潜逃,就开始了追逐并决定发起进攻。就在这危险即将发生的瞬间,不远处突然传出“吼吼吼”的叫声,即刻把元稹与后边逼近的野狼同时惊吓得停了下来。
“小公子快过来”。
不远处一个肩抗农具的壮年在向元稹喊话,刚才的吼声就是由他发出的。
“看看你的后面”。
元稹这时才扭头看到身后已经逼近的两头饿狼,便突然朝着那位壮汉飞奔而来。
“阿叔救我!”他一面跑一面喊道。
野狼是最狡猾的动物,没有其它动物能和人类较量智慧,只有它们才能和人们玩声东击西的把戏,同时它知道猎物是大人是幼童,或强壮或羸弱。
“刚才是你的表现震慑了它们,以为你是很强悍的一个人,否则它早就进攻你了”。在回家的路上,阿叔给元稹讲解着野狼的天性和对付它的方法。
“小子记着,以后走远路要随身携带着一个棍棒,野狼就不敢靠近你,更不敢攻击你”。
有一句流传下来的古语,“狼怕托,狗怕摸”。就是说只要你手里托一只棍棒,哪怕是一节玉米高粱秆子,野狼就害怕得要命;或当遇到狗子的袭击时,你弯腰在地上随便去摸一下,它以为是要拿起棍子、砖头反击,就会被惊吓得夹着尾巴跑开。一老一少说着走着就到了元稹的家中。
阿叔简要把刚才遇到的情况,给母亲述说了一下,在母子二人千恩万谢中送走了邻居。母亲注视着元稹,她没有责怪也不能责怪,有的只是后怕与辛酸。
“要是二郎还在……”,母亲黯然的想着已经逝去多年的丈夫,并回想着他在弥留之际,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都是围绕着孩子。假若今天元稹万一有了凶险,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到九泉之下去见她的夫君。
从那次危险过后,在每次去齐仓李家借书的路上,元稹身边多了一个小伙伴,二人手里各握着一个棍棒,舞弄着打闹玩耍着一路走去。这是他姐姐家一个姓崔的近邻亲戚,他叫她燕燕表姐,年龄相差数岁,身躯高出元稹。
“我走前面!”
“为什么?”
“我是保护你的!”
“不用你保护,燕燕姐还是我保护你吧!”
表姐说:“那咱们就比试一下!”
说后二人就各自抡开手中的棍子,击在地上啪啪作响。元稹平日里学习间隙,也跟着村中教练武艺的教师,学了些拳脚棍棒功夫。今天使出浑身解数,有章有法的舞弄起来,还真让表姐大加赞赏。一路上他们斗着嘴各呈其能,时而追逐时而慢行,其阵势还真能吓跑躲在道旁林子里的野兽。
元稹在母亲的身边恬淡的生活着,在姐姐与家人的呵护下,整日浸染在温馨的氛围中。岁月的延续赋予了他强壮的体魄,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与见识,他知道前路遥遥,唯有发奋读书才是拓展未来的唯一希望,这条希望的源泉是家庭至爱,是自己的初心不改。
元稹和母亲在凤翔的姐姐家,安稳的度过几个春秋,他们还要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
凤翔,有着数千年历史,东西南北文明在这里交融,山川坡塬复杂的地形地貌横亘绵延。
这里是中国最古来爱情故事的渊薮。相传春秋时期秦穆公女儿名叫弄玉,天生丽质,德才俱佳,尤其是一枝玉箫吹奏的惊天动地。她在婚姻爱情上一定要追求自由,发誓非知音者不嫁,任她的父王母妃怎样劝诫,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不惜以死抗争。由此感动了天廷,玉皇就派遣宫中一位音乐大师,悄悄来到人间,走进弄玉的梦中。
“玉儿,你已老大不小了,不能再随你任性不愿嫁人。看我们秦地那么多的英俊少年,有文有武,任你择婿。只限半月时光,若再不定下终身,父王就要为你做主了。”秦穆公为了这个宝贝女儿的婚事,终于下达了最后通牒。
“父王再逼,女儿枕下藏有砒霜还有剪刀!”弄玉起身跑去,让叱咤风云的秦穆公对此也束手无策。
这个夜晚弄玉睡得很香甜,她知道父王爱他甚至于江山,绝不会逼迫。她的恼怒也是撒娇的另一种表述,在睡梦里,她也坦然的微笑着。
在一条蜿蜒的河边,弄玉狂笑着向前奔跑,后边不远处是她的父母在追赶,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并高喊:
“我儿回来,快把嫁衣穿上,任你嫁与何人皆可!”
她仍旧不停的跑不停的笑。随着她步子的放缓,前面不远处却传来异样的箫声,如水面上的波纹,悠长绵延,似耳畔的清风,拂肌揉骨。弄玉停下了脚步,不再听到父母的呼唤,四周皆被箫声所淹没。
“郎君所吹奏为何曲,可否能告知一二?”弄玉试探询问道。
“此曲为《箫笙梦》,让娘子见笑了。”那人答后转身离去。
她紧随几步,要问问那人的姓名,更想探讨一下曲子的演奏,却怎么也喊不出声来。正当她急得要大哭时,被身旁的丫鬟推醒,原来是一场大梦。
一连数晚,弄玉总是被同一个梦境纠缠着,只是地点环境不同而已。她在梦中得到唯一的,是吹奏者名叫萧史,家住华山之巅。
“父王,你从没有爱过你的女儿!”弄玉在秦穆公面前表现出可怜委屈的样子。
“我的儿,这是从何说起?从何说起?”穆公急了,她的目的达到了。
“你要是真爱女儿,就帮助我寻找到一个人,否则……。”
“我儿尽管说!尽管说!”穆公喜笑颜开。
“一个会吹箫的人,名叫萧史。”
他们结合了,二人整日以相互吹奏箫笙传递柔情蜜意,吸引着仙鹤凤凰在周边凤舞。秦穆公也为这两个玉人建起了居住的楼阁,命名为“秦楼”,并筑起了歌舞的台榭,称其为“凤凰台”。
数年后的一天晚上,天空中祥云四射,弥漫人间,一条金龙降落在秦楼之上,萧史便驾起长龙,弄玉随乘坐着凤凰,瞬间消失在茫茫夜空。
由此神话传说,便衍生出对才貌双全前途无量的夫婿,称为“乘龙快婿”,对那些笙歌曼舞潇洒享乐之地,称其为“秦楼榭馆”。也由此这一带被命名为“凤翔”。
这段最古老的浪漫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又被前代浪漫诗人李太白写进诗里谱入曲中,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爱恨情仇和离愁别绪。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一首送别诗:秦楼月光依旧,年年柳色相似,在这凄风残阳的古道旁,折一枝灞桥之柳,吹一曲呜咽的箫笙,送别那个远去的人儿。道别的缠绵,随着渐行渐远的尘埃消失在远方,只有那如血的残照,映衬着古老的往事,铭刻着亘古不变的情爱。诗人泪在暗暗的流,心在隐隐的痛,不能执手相看,问君一声何时还,只有这寥落的西风在耳边吹过,梦中得见的只是萧史和弄玉挚爱的传说。
这首词就是借用萧史弄玉的爱情故事,演绎出《忆秦娥》、《秦楼月》或《凤凰台上忆吹箫》等几种词牌名称,供后人依此模板填词抒情。
此时的元稹,和母亲一起已经在凤翔生活了数年之久,他正在逐渐长大成人,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尝试。
就在同一个时间,在距离凤翔遥远的南方四川,一个被称为眉州的山间城池,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正在用她的美丽和才情,演绎着弄玉对知音的执著追求,寻觅着如萧史般的天成佳偶。她,大唐未来的一代女诗人——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