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夜,祥辉宫宫宴将启,人影绰绰,热闹非凡。
因是为定安王接风洗尘,讲起来也算家宴,故而武皇便允准众大臣带着家眷赴宴,规矩也少了许多。诸臣说说笑笑,气氛颇为融洽。直到风临到场。
随着楼下一声“定安王到!”殿内笑声夏然而止。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风临面无表情踏入了大殿。
今夜她身着一身枫金衣袍,袖口腿口皆束,足上踏着一双鹿皮靴,打扮利落,不像是赴宴,像是去打猎的。
随着她走近,身后暗金的长刀渐渐显露。众人目光落在她腰间挂着的刀上,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带刀赴宴?
登时有人拍桌欲参,哪料风临抢先开口:“陛下仁慈,允吾带刀赴宴。”
那人话堵在嘴里,有些尴尬,转头看向高座之上的武皇,见武皇没有否认,自己便悻悻坐下了。
风临并不在意众人目光,坦然地走到殿中高座前,行礼叩拜道:“臣敬问圣安,叩问父安。”
武皇和皇夫都道:“安。”
是的,今晚皇夫也来了。见他来,殿中不少朝臣都十分惊讶,因为皇夫已有五年不露面宫宴了,即便是除夕、武皇生辰,他也称病不出。
是以这五年宫宴,武皇身边陪着的大多是刘昭仪和卫修容。
或许是因为风临回来,皇夫的精神好了很多,面色也红润了些,对着女儿一个劲笑。
武皇看在眼中,也不多话,只对风临道:“落座吧。”
“是。”
风临应声行了一礼,一旁梁少监为其引路。风临的位置在风恪旁,左面是风恪,右面是风依云,风依云的右面坐了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打扮华贵,头上以金牡丹簪花簪起两个小髻,耳上挂着一对碧翡翠耳坠,脖上套着个金团花璎珞圈,穿着身郁金襦裙,腰上挂了两个雕花香球。
风临看着这女孩的璎珞圈有点眼熟,似乎想起什么,坐下后低声问风依云:“你旁边坐着的是那对双胞胎吧?怎么只来了一个?”
风依云一愣,压低了声音问:“你不知道?”
风临摇了摇头。
风依云悄悄看了右侧一眼,以极低的声音附在风临耳边说:“去年的事了,你和宫里没通信,不知道也不怪你。七皇妹落水没了,就剩了六皇妹。”
风临在脑中捋了一下,低声问:“风离没了?”
“对。”
风临有些意外,还想再问,但看了下四周,还是收了话意,打算等日后方便时再详问。
待风临坐直了身,右面的风和歪过头冲她甜甜一笑,远远地作揖道:“皇姐,还未恭喜你回京。”
风临回了一揖,低声道:“多谢皇妹了。”
左侧的风恪瞥了她们一眼,微笑着饮下了手中酒。待风临同风和说完话,她也对风临举杯道:“你回京,吾还未来得及道贺,饮这一杯作赔礼吧。”
风临看着她,忽然问:“皇姐不是不能饮酒么?”
风恪一愣,随即笑道:“近年来好些了,御医说少饮些无大碍。”
风临看着她,嗯了一声。
不久时辰到,宫宴正式开始。
气氛在歌舞助兴之下,总算又迎来了一次小高潮。与席间推杯换盏的众人不同,风临独坐不言,默默吃着菜肴,显得有些孤寂。
乍一看,她完全不像这场宫宴的主角。
皇夫在不远处的高座上看着她,满眼心疼。
武皇留意到身边人的异样,转头想同皇夫说句话,伸手去拉他的手,却被皇夫不动声色地躲开了。
她目光微滞,默默收回了手,拿起酒杯,饮了一杯酒。
席间风临与风依云交谈时,察觉到对面臣官家眷处有一道执着的目光,她心中有预感,似乎能猜到是谁。用余光悄悄去看,果然是子徽仪。
他正隔着重重人影望她。
风临似被火灼了,赶忙收回目光,直到宫宴散去也没有再看他一眼。
一旁的风依云自然察觉出异样,再往对面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他与子徽仪相处这么多年,早是挚友,见风临故意避着他,惹他这几天郁郁寡欢,自己心里也看不过,压低声音问:“你最近是不是在躲徽仪?”
风临一愣,转头拿左手拿起筷子,装没听见的模样。
风依云算是得到肯定答案了,道:“你没事躲他干嘛?好容易回来了,竟避着不见他?你们从前不是很好么,干嘛这样惹他伤心?难道……你变心了?”
风临筷子一顿,道:“我没有。”
“没有什么?是没躲他还是没变心?”
“没……”
低下头,风临声音微不可闻:“我……不敢见他。”
风依云更奇怪:“不敢?有什么不敢的?”
然而这次风临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用筷子夹菜。
一曲过后,舞伶退场。殿内一列列宫女内侍鱼贯而入,撤换菜式。期间有乐伶鸣笛抚琴,为方才推杯换盏的朝臣们舒缓精神。
等候下场歌舞的间隙,有不少文人诗兴大发,想过过诗瘾、在得到武皇首肯后,许多人借着酒意开始接诗,不久便从集体合作变成了个人演绎,都盼着在陛下面前露一手。
在笔墨挥洒之间,不知是谁随口提了一嘴,接着许多人附和,话语间竟提到了风临,都小声道:“论字的话,于当今墨坛,定安王殿下的确称得上一流……”“定安王殿下的字确实……确实不错。”
武皇注意到她们的议论,放下酒杯,笑问:“在说什么呢?”
一常侍回头作揖道:“回陛下,方才赏笔墨之时,臣等都想起定安王殿下的字来,当年殿下的字可谓闻名华京,臣等自愧不如啊……”
武皇微微挑眉,道:“哦?是么……”
刘尚书坐于席中笑道:“回陛下,确实如此。定安王殿下年纪虽轻,但于书法上造诣颇高。尤以殿下当年的少年游和悼月文,笔力最为精湛……臣等这些老家伙看了,都自愧不如哟。”
武皇目光微暗,眉宇沉沉。
风恪也笑着应和道:“的确,吾妹的字确是有名气,即便是现在,京中字帖里仍有她的悼月文,吾也曾买来看过,当真是情真意切,笔锋凄婉啊……”
武皇没有说话,只微笑着又拿起酒杯,饮了一口。
风临不明所以,完全不知那悼月文是什么,故而低声问:“皇姐,什么悼月文?吾怎不知?”
风恪笑了笑,转头看了武皇一眼,没有说话。
倒是刘尚书身旁一人笑着对她作揖,答道:“殿下,便是您当年思悼先太女的文章啊。”
刘尚书重重放下筷子,面色陡然变厉,呵斥:“放肆!陛下面前也不知避讳么?!还不跪下!”
那人慌张不已,忙从椅上起身,跪于殿中,道:“臣酒后失言,冒犯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武皇没有言语,只自顾自拿起了筷子,专注于面前那碟凤凰衣。
殿中气氛渐渐凝重,风临眉头微皱,却也不说话。她似是赌气般稳坐于椅上,面带戏谑的微笑,左手苍白的食指一下一下轻点着桌面。
终于,皇夫开口了,他温和的面色消散,脸庞微冷,道:“吾女磊落,一生坦荡。纵归灵霄,亦是丧于为国奔波的路上。吾不知,需避讳什么?”
刘尚书与跪着那人皆一愣,倒是一旁的子丞相擦去了额前冷汗。
皇夫冷眼俯视,突然凛声道:“汝等是在暗讽先太女么?”
“殿下恕罪!臣万万不敢!”
方才应话的几人皆离席跪拜,刘尚书解释道:“臣一时失言,还请殿下恕罪,但臣绝没有对先太女不敬之意,臣、臣只是担心触及陛下伤心之事,故而冒然开口,还请殿下恕罪,请陛下恕罪!”
沉默了一会儿,武皇放下筷子,微笑道:“都起来吧。”
众忐忑起身,纷纷归座。
四下静默,无人言语,各个都怀着心思揣摩武皇。殿中一时间只有音乐回荡。
恰此时,一个十分不懂眼色的高亮声音自殿门外响起,兀地传至殿中。
“臣来迟了,还望陛下莫要怪罪。”
殿门外内侍的通传声紧随其后:“珣王到——”
随着这一声通传响起,风临原本漠不关心的脸陡然变了颜色,她缓缓转头,层层冰霜凝结在她眼中,带着丝不可置信,瞪大了眼。
一个窈窕女子款款而来,在众人的目光中勾起艳丽的唇,对着高座之上的武皇微微行礼,道:“皇姐安否?”
武皇望着她,微笑道:“朕安。”
风临瞪大了眼盯着这美艳女子,目光渐红,攥着刀把的右手因翻涌的情绪而不住地颤抖,咬紧了牙。
真的是她……
珣王风媱!
武皇看着那女子,道:“既来了,便落座吧。好在还不算太晚,余下还有歌舞可赏。”
“是~”
风媱笑着回身,跟随着内侍款款落座。
这人美艳非常,仅仅是坐在椅上拿着酒杯,便有万千风韵,引来不少探究的目光。可她毫不在意,一手把玩着酒杯,一只手向前一划,笑道:“臣方才未进殿时便听见殿中又是恕罪又是求饶的,这是做什么……好好的宴会,这不是扫了幸么?臣妹难得来一回,陛下不如卖臣妹个面子,揭过得了~”
殿中朝臣面色各异,都不做声。
要知道当年先帝的骨血没几个活下来,不是死于当年乱象,便是赐死、遇险、暴毙。当年十一个皇女两个皇子,如今死得只剩四个。皇女除了当今圣上,也就只剩珣王和静王。皇子只剩一个嘉恒宗君,嫁与了康恒荣氏。
这个珣王能活到现在,绝对是有些本事的。
她本事就本事在,她能安定西南。
当年五王之乱血流成河,风媱夺嫡失利后果断抛弃了同派的亲姐妹风时雨、风祯,将风祯的藏身地暗自告知武皇,并利用武皇除去风祯的时机,连夜逃往了西南的封地。
而后她占着西南的山水,利用陈国与周边小国的龉龃,不断挑拨,在武皇登基的最初几年,制造了不少麻烦。
直到后来大局渐定,风媱心知凭一己之力难翻盘,便着重于自保,将自己的安危与西南境的安稳牢牢绑定。致使南境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珣王在,西南安。”
风媱依仗着这句话,在封地度过了十几年太平日子。
至于武皇究竟是不是因为这点而不动她,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只是这风媱十几年都不曾回京,当初先帝崩逝、她的父亲病逝她都没有回来看一眼,这回怎么突然出现在华京之中,不由得引人猜疑。
对于她方才那很不着调的话,武皇并没有给予回应,只是淡笑一声。自有子丞相接话:“珣王殿下方才在外面想是没听全,陛下何时说过怪罪的话了?”
“哈哈……”风媱一双桃花眼弯成了月牙,笑道,“是了,丞相……咱们陛下向来心胸宽广,宅心仁厚,怎会怪罪,倒是本王多嘴了……”
武皇道:“无妨。”
风恪适时站起来,打圆场道:“不过是说笑几句,方才正说着字呢,干嘛在旁处较真呢?”
说罢她转过脸看向右侧坐着的风临,露出一个极温和的笑容,道:“皇妹,都说你的字好,不如趁这个机会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也好让皇姐看看这几年你的书法有没有懈怠啊?哈哈。”
这稍显亲昵的话刺得风临眉头紧锁,她拿着酒杯的左手微微一顿,道:“皇姐谬赞了,吾这几年光与铜铁打交道,笔法早忘了干净,便不拿与诸位面前献丑了。”
风恪笑道:“怎会呢?皇妹过于自谦了,你的字大家是知道的,不过是想再看看,学上一撇一捺,宫宴之上只当助兴,不拘你写什么。难不成……皇妹是不愿在此处提笔么?”
风临紧紧握住酒杯,眼睛不自觉看向高座的武皇,连她也未察觉,自己的心中隐隐有一丝期待。
在她的目光之中,武皇轻勾嘴角,笑道:“定安王何不露一手?”
风临双目无光,左手松开了紧握的酒杯。
她缓慢起身,冲着武皇行了一礼,道:“非臣忤逆圣意,实是臣不能写。”
一旁的风恪做疑问状,道:“哦?”
风临努力压制右手的抽痛,微笑道:“臣旧年间伤了右手,已不能书文了。”
“什么!”风恪露出很惊讶的模样,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