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93章 怜新妇红烛昏罗帐

第193章 怜新妇红烛昏罗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了吃筵席的时候,新房里的人才渐渐散了,婷姐儿冲梅雨使了个眼色,梅雨心领神会,上前将两个在床上爬来爬去的坐床童子哄出去吃点心,这才回来侍奉婷姐儿:“姑娘,我留了花月守着门,您可要松泛一会子?”婷姐儿不言不动,只静静地看了她一眼,梅雨这才回过神来,改口笑道:“少夫人恕罪,奴婢一时忘了改口。”

婷姐儿这才露出笑容,在她的搀扶之下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腿脚。又笑着问梅雨:“方才观礼的亲戚们,你可曾看出什么门道来?”

新娘子坐姿要贞静端方,不方便仔细观察,梅雨和谷雨这两个陪嫁大丫鬟,就成了她的眼睛,替她留心和揣摩这些人情世故。

梅雨思忖片刻,便答道:“别人倒是还好,就只大少夫人,虽然也是喜气洋洋的,奴婢却觉得她嘴角绷得紧紧的,脊背也挺得格外直,整个人显得很紧绷。”

婷姐儿点头道:“你这丫头,倒也细心。”又慢悠悠道,“伯母曾同我提过,我这位大嫂,个性要强,只怕不是什么软和人。新进门的弟妹家世煊赫,又有太后娘娘撑腰,只怕她是铆足了劲儿,生怕被我比下去呢。”

梅雨有些紧张,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婷姐儿失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必现在就紧张起来。照婆婆的话,大嫂是个再讲道理不过的明白人,既然讲道理,那我就也以礼相待,面上和和气气的,关起门来就各自过日子,有什么好忧心的?”

梅雨神色中渐渐露出一丝恍然,笑道:“还是姑……少夫人指挥若定,有大将之风呢。”

婷姐儿不要听她的奉承话,摆了摆手,又问她:“姑爷房中几个丫头,你可曾留心了?”见梅雨露出沉吟之色,便知道这不是她的职责,两个丫鬟一个盯着亲戚,一个盯着下人,婷姐儿便让她去换了谷雨进来。

不多时谷雨便进来,一脸的欢喜激动,语气欢快地告诉婷姐儿:“少夫人,奴婢仔仔细细地打听了,今日在新房里服侍的丫鬟婆子,都是夫人那里临时借调来的,院子里的其他仆妇,则是从随侍处暂时拨过来的。我们姑爷原先都是由小厮和妈妈侍奉的,至多还有一些跑腿的小丫头,身边没有十二岁以上的丫鬟。奴婢给夫人房里的姐姐塞了一包银锞子,那姐姐就告诉我,夫人打算明日认了亲,让您自己到随侍处挑人呢。”

婷姐儿吩咐丫鬟注意着院子里的下人,原是有两层考量,一是担心甘糖身边有什么通房丫头,等着新少夫人过门,就要抬姨娘的;二是担心院子里有什么彭氏或者邱氏的眼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被人传出话去。

如今听见谷雨的回话,婷姐儿也露出了笑容。这彭氏实在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又体贴,又通透。今日借调了正院上房里的人和随侍处的人过来服侍,显然是为了全礼节、撑场面;明日预备让自己挑人,也是让婷姐儿释疑——随侍处的仆妇凡百之数,总不可个个都对夫人、大少夫人唯命是从,这样极大地降低了旁人在婷姐儿房中安插眼线的可能性,也给了婷姐儿人事上的自由,方便她将陪嫁的丫鬟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再慢慢地调理新选上来的丫鬟;再有甘糖身边的人事,没有一个妙龄少女近身侍奉,也足见甘家家规森严,甘家子弟一心读书,是容不下红袖添香的风流之事的。

彭氏用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表现出了她对婷姐儿的尊重与爱护。太后娘娘这门亲事,选得实在是好。

婷姐儿回想起方才揭开喜帕时看见的良人,甘糖的相貌虽然比不上好哥儿、盛表哥那种极致的俊美精致,也不如杨家姐夫、吕家姐夫那样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却也是眉目清朗,器宇轩昂的。婷姐儿对丈夫样貌的要求倒也不高,不过甘糖生得不差,她心中也是欢喜的。

吃毕筵席,甘糖就回到了新房。外面静悄悄的,没有人来闹新房。也不知道是因为太后娘娘的重视让宾客们不敢轻狂,还是因为与甘糖结交的朋友都是似松哥儿那般的老实人,总之,没人来打扰,是婷姐儿所乐见的。

甘糖是读书人,行事自然守礼,没有什么轻薄无状的地方。两人规规矩矩地吃了些吉祥菜肴,各自洗漱了,甘糖才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开口同婷姐儿说话。他一本正经地介绍了自己的名和字,在何处读书,举业的大致情况,婷姐儿便礼尚往来,也告诉他:“双名宜婷,家里人叫我婷姐儿,在家学里跟着女先生读书,通读了《女则》、《女戒》,四书五经也有所涉猎……”

她倒是没有玩“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自谦略识得几个字而已。甘糖毕竟是读书人,对于妻子的才情,非但不会愠怒,反而更激赏怜惜,这时候跟他玩温良贤淑那一套,叫对方觉得自己粗鄙或者无趣,才是得不偿失。

果然,甘糖听说妻子读书识字,擅长书法和茶艺,显得格外高兴,还问她爱喝什么茶,又和她交流对书法的见解。两人都不大中意花哨雅致的梅花小篆,都推崇正雅圆融的台阁体,还很欣赏隶书的古朴厚重,倒是很能说到一块去。若非新房里没有笔墨,甘糖恨不得立刻取来纸笔,和妻子切磋讨教一番。

谷雨和梅雨在外间侍奉,原本还面红耳赤的,忧心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谁知姑娘和姑爷竟说起了什么书法,听得先是云里雾里,复又哭笑不得。眼看自鸣钟敲了九下,若再这样聊下去,耽误了大事可不成。谷雨和梅雨两人凑在一起商量了一阵,谁也没有勇气进去提醒,干脆从跟着婷姐儿陪嫁的两位教养妈妈中请了一位来,姚妈妈站在门外清了清嗓子:“少爷,少夫人,二更天了,早些安置罢,明日还要敬茶认亲呢。”

甘糖与婷姐儿听见姚妈妈的话,一想到“安置”意味着什么,面上均是一红。婷姐儿小声答了句“知道了”,就垂下眼不说话了。她才洗过澡,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寝衣,脖颈处露出一片白腻的肌肤,身上隐隐传来香气,闻起来甜丝丝的,这样低着头不说话,显得可人极了。

甘糖不由握紧了拳头,觉得身子紧绷了起来。他虽然未经人事,但婚前,他的奶娘也曾教导过他儿女之事。他知道新婚之夜要做什么,不过他觉得和新婚妻子互相并不了解,上来就做这样的事,实在是唐突,这才和她聊起来,想着先熟悉一下,待会坦诚相对的时候,才不会那么尴尬。谁知道两人竟如此投缘,聊着聊着,竟忘了时辰。

婷姐儿见他没有动作,心里也有些紧张。少女成亲之前,往往是由母亲教导她闺房之事。可是姚氏也不知道是性子粗疏,不知道当母亲的还有这样一份责任,还是依然在怨恨她这个女儿,懒得教导她。总之,姚氏不闻不问,婷姐儿便是知道不妥,也不可能主动去求她教导。庄先生、钟先生虽然负责教导婷姐儿新婚的事宜,但两位先生都是守贞不嫁的女官,在这方面也不能给她提供帮助。

幸而身边还有陶妈妈、姚妈妈两位妈妈,长年累月地相处下来,彼此的情分不亚于亲生的母女,又都是一心一意巴望着她好的,也没什么避讳,细细地教导了她许多。再有就是余氏了,虽然身为伯母,不方便教导得太详细,却也不知从哪里淘换来了一册图谱交给她,让她自己研习。

周公之礼行得很顺利,甘糖性情温柔,很重视她的感受,婷姐儿没有受太大的苦楚,安安稳稳一觉睡到了天亮。

次日敬茶和认亲也都十分顺利,甘家能和殷家攀亲,是十分荣耀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人为难婷姐儿。长嫂邱氏固然有些紧张戒备,言谈举止却也十分得体。甘老爷那几个已经分家的兄弟子侄连同他们的家眷,看婷姐儿的眼神也都充满了喜爱和羡慕。

婷姐儿就这样顺利地在甘家落地生根,过上了她心满意足的桃花源生活。

而宁国公府在送婷姐儿出嫁之后,原本有些僵硬的气氛,竟也有所缓和。于东府,他们帮着婷姐儿操持婚事,圆满完成了太后的嘱托,对西府也是仁至义尽,完成了一件大事,精神自然为之一爽;于西府,阖家上下唯一一个与旁人立场不同的人出嫁了,剩下的人都是一条心的,彼此也没什么矛盾,当然显得和睦。

婷姐儿三朝回门的时候,就觉得姚氏的精神好了许多,隐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是把自己当成麻烦或者累赘了吧……婷姐儿平静地想着,甚至并不觉得伤心了。姚氏能维持着场面上的平静和不失礼,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倒是花老太太对她嘘寒问暖的,十分关心她在甘家的情况,让她感受到了一丝亲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