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62章 殷勤人待外家亲戚

第162章 殷勤人待外家亲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娉姐儿解释完,姚氏头一个信了,她笑道:“我就说你们几个嘀咕什么呢,隐隐约约听到‘沅沅’、‘沅沅’的,还当你们几个小家伙要造反,学你们祖母的舌,原来说的是‘长长远远’啊。”

花老太太也笑起来:“我哪里还能再活五十年,真要到那岁数,就不是人瑞了,变成个老妖怪。”殷萓沅忙道:“我看娉姐儿说得很是,娘就要活得长长远远的,有了曾孙子还不够,要看着曾孙子再娶亲生子,给您生玄孙,玄孙再给您生个来孙,这样一路晜孙、仍孙、云孙、耳孙,滴溜溜地生下去,几世同堂,那才叫好呢。”

花老太太被小儿子逗得笑得直眯眼,一叠声儿道:“好好好,只要你们做儿子、孙子的不嫌弃,老婆子就一直活着,给你们抱曾孙子、玄孙子、来孙子……一路抱到耳孙子去!”

众人闻言,连忙一起站起来,说了许多表孝心的祥瑞话,场面无比温馨和睦。

不过姚氏最终并没有麻烦花老太太延请公侯人家的主母充当正宾,而是自家敲定主意,分别给娉姐儿、婷姐儿延请了自己娘家的两个弟媳妇参加及笄礼。或许在姚氏看来,娘家的体面丝毫不逊色于公侯人家,又或许是前一阵子才在新宁伯府受了公侯人家的蔑视,不愿意在女儿的人生大事上也为人轻鄙。请两个女儿的舅母担任正宾,有这样一层亲戚关系在,更为亲近,意头也好。

至于赞者的人选,多是及笄者的平辈,姚氏便想请桃姐儿和安成两位姐姐来替两个女儿全礼。一则二人一个是堂姐,一个是表姐,也都是近亲;二则这两位少妇在娘家和夫家的声誉也都十分不错,没有富贵人家的骄娇之气,又都是福气深厚的有福之人。

余下的摈者、执事、乐者等人,姚氏也都一一量才、论亲择定了合适的人选。

因着及笄古礼的正日之前,还有三日戒宾,一日宿宾的礼数,故而虽然论理要到了行礼前三日,姚氏才以笺纸书写请辞,派人送达程氏、钱氏妆次,书曰“某有子某,若某之某亲有子某,将加冠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云云。实则总要早早同娘家通过气,若是两位弟媳妇有什么不便,也好早些改请人选。故而姚氏提早一两个月便分别向她中意的参礼宾客去信,信中特意说明,若是有意,接着信便可启程,在宁国公府小住一些时日,一来省了及笄礼前夕仓促奔波,二来亲戚之间一道住着,也好多多联络感情。

众宾客接着信,全都欣然规往,无人推辞。只是除了钱氏,余下三人都是一府的主母,或是已经当家,或是要在婆母跟前侍奉,协理家务,哪里能够到亲戚家长住。故而程氏、桃姐儿皆同姚氏说定,等到了九月中旬,再提前一两日启程,绝不耽误了及笄礼。

而钱氏则领着姚府的两位小娘子,大房的姚天锦和二房的姚天铃,即刻启程,到殷家小住。至于安成,她本人已为人妇,或许不方便到外祖家长住,但将女儿怀庆郡主杨琛送到了宁国公府来随喜并观礼。

于是姚氏又要忙忙地给亲戚们安排住处,因着杨琛身上有郡主的头衔,不好随意将她当成个寻常亲戚看待,故而还要请动余氏,妯娌两个商议着该如何接待。最终商定由余氏在东府开了垂緌楼供杨琛居住,姚氏则将西府的竹林精舍收拾出来,以备接待钱氏和两个侄女。

垂緌楼是东府春夏秋冬四景小院中的夏之院,取的是虞世南诗中的“垂緌饮清露”一句,院中绿树成荫,夏日里满屋茵茵生翠,几簟生凉,堪称一绝。于夏秋之交居住,肌肤清凉无汗,最为舒适宜人。余氏特意择了此处接待杨琛,也足见宁国公府上下对昭懿皇太后的血脉是何等重视、疼爱了。

至于西府的竹林精舍,则位于看花亭边上的小竹林中,原本建造的时候,是殷萓沅别出心裁,打算在内院安置一个可以清心消闲的地方,以备偶尔听听竹浪千重,吟诗作赋,抑或是冬日围炉夜话,仿着乡野村夫布衣蔬食、把酒桑麻之乐。后来建成之后,终于难免天性,为富贵繁华所迷,在华宝堂和前院的书房衡庐中盘桓得最多,倒是将竹林精舍闲置了。平日里除了几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时候偶尔会躲进去闹着玩,也就是看园子的几个妈妈时不时偷个闲,进去歇脚喝茶了。

西府的占地虽然未必比东府狭小多少,但一来西府儿女多,人口要多于东府,四个孩子一人一处院落,能够供客人居住的客院自然少了;二来西府的建筑中,设宴、赏景的地方多于能够居住的院子,光是亭子便有三个,所以如今能够让客人落脚的也就是物华堂后方的天宝堂、邺水西畔的沁朱阁和前院的星驰楼了。

天宝堂是娉姐儿、婷姐儿以及好哥儿幼年住过的地方,意义不同寻常,又与殷萓沅和姚氏居住的物华堂离得太近,自然不适宜请客人入住。星驰楼又在前院,若是姚氏的两个弟弟随行倒也罢了,如今来的都是些内眷,住在前院就不够妥当了。

姚氏本来打算将弟媳妇和侄女安顿在沁朱阁的,只是虑及沁朱阁与万姨娘母女所在的流丹阁未免太近了些,让娘家的亲戚与姨娘庶女亲近,反倒与姚氏、娉姐儿、婷姐儿这样的正经亲戚遥遥隔了个邺水,总觉得有怠慢之嫌。

还是娉姐儿脑子活络,想到了竹林中的精舍,同母亲提起来。姚氏略一思忖便觉得可行,竹林精舍虽然离华宝堂、水天阁不近,但至少与流丹阁隔得也远,倒有几分不偏不倚的味道。而且精舍虽取了几分“竹篱茅舍自甘心”的野趣,却处处精致考究,夏日里竹林又清凉爽惬,拾掇好了住起来,可比时常用来设宴的沁朱阁舒服多了。

于是忙忙地打发婆子洒扫除尘,在墙脚厚厚地洒上石灰粉、雄黄粉驱虫,又将屋内的纱窗、帘子、绣幛等物一一换过。精舍之内的一切家具摆设,原本都以雅致精巧为主,因着钱氏素来酷爱黄白之物,唯恐原本的陈设让她觉得受到了怠慢,又特意开了库,从里面寻了一架富丽堂皇的百鸟鸣春屏风,并几个联珠玉瓶、冻青釉螺珠瓶充当门面。诸如床褥、椅袱、地衣等物,也都挑选了色泽明丽纹样华美的布匹。

等到八月里钱氏携姚天锦、姚天铃抵达的时候,精舍之中早已铺陈妥当,莫说钱氏母女这样城府和眼界都不深的人,便是行事含蓄,处处以大家闺秀标准要求自己的姚大姑娘天锦,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深深的惊艳与羡慕。

二舅母与两位表妹乃是为了自己的及笄礼而来,娉姐儿与婷姐儿当然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接引的任务。拜会过花老太太并东府的主母余氏之后,娉姐儿、婷姐儿便领着三人一路自春晖堂与八宝亭之间那条小路过去,经由西府三亭,最终抵达竹林精舍,又仔细讲解了何处休憩,何处待客等讲究。

竹林精舍名为“精舍”,实则却并不是什么出家人的修行之地——宫里昭懿皇太后信奉佛教,宁国公府自然也不沾老、庄,而是潜心礼佛,也在府中设有一处家庙,位于中轴建筑群的祠堂以北,岁寒馆以西——故而精舍并不以修行为要务,仍是按照俗家规矩,前后两进,东西五间。

钱氏等三人的起居都安置在第二进,娉姐儿与婷姐儿忆及在外祖家的见闻,忖度着姚府大房与二房之间并不和睦,姚天锦与姚天铃姊妹之间,定然也不似自家和大房的桃姐儿那般略无参商,故而也没有将两个表妹安置在一处,而是将西次间、西稍间分别布置为钱氏和铃姐儿的卧室,将锦姐儿安置在了东稍间里,中间的正房用来说话待客。如此钱氏母女自可亲亲热热说些体己话,关起门来也不消得顾虑隔墙有耳,姚天锦也可以在东稍间安享自己的清闲,不会因为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而与钱氏母女发生龃龉。

就连里面的陈设,也是娉姐儿费了一番心思的,姚氏寻摸出来的屏风和花觚,都被娉姐儿安排到了西边。用来招待姚天锦的,不过是一套寻常的黄杨木家什,并一副简简单单不事雕镂的竹节杯,多宝格上也没有虚应故事,不过略放了几件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小物件。又特特地知会锦姐儿,第一进书房中的书籍并文房四宝,她可以随意取用。

如此将两房性格迥异,偏好也南辕北辙的亲戚各自安置得舒心称意了,又隔了两日,怀庆郡主杨琛大驾光临,住进了拾掇得清清爽爽的垂緌楼中。于是原本就不算冷寂的宁国公府处处莺声燕语,越发热闹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