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70章 赏绿萼婷姐箴幼弟

第70章 赏绿萼婷姐箴幼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娟姐儿的周岁,就步入冬季的步调了。都说年关年关,过年譬如过关,年前忙完最后一季,才能安逸地过个好年。宁国公府里,各人也有各人的营生,宁国公夫妇掌管着阖家的产业,忙着清点铺子的存货,庄子的出息,和王公贵族圈子里的人情往来;二房之中,殷萓沅在筹备官场的岁末考评,姚氏也要理清西府一年的账册,置办年节的器物和赏赐。

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倒是闲了下来,每逢年关,康先生与许先生夫妇都要暂辞东家,回老家祭拜先祖,看望族人。课业既停,闲来也不过闺阁玩乐,虽则借馆读书的谢握瑜已然归家,娉姐儿与婷姐儿姊妹还能互相作伴。

只姊妹二人虽为一卵双生,年幼时别无二致,随着年岁渐长,性情却愈发迥异。娉姐儿活泼爱闹,婷姐儿娴雅贞静,譬如这冬日里,娉姐儿总爱往园子里玩乐,或是跳百索,或是抛彩球,或是踢毽子,婷姐儿却爱在屋里烹茶刺绣。

这一日,梅心亭的绿萼梅开了,娉姐儿兴兴头头赏玩了半日,又折了好些供在瓶里预备分送。回到水天阁,打眼一看,见对面长天阁二楼绣房门口帘幕低垂,微微露出门口侍立的丫鬟的裤腿,便知婷姐儿又在绣房做针线。娉姐儿心念一动,一气儿跑进长天阁内,引得丫鬟们请安不迭。

门外是冰雪玲珑世界,门内却别有洞天。一应摆设整洁有致,屋内暖香袭人,娉姐儿笑着,微喘了几口匀了气息,问道:“婷丫头,又磨你那指头功夫呢?”婷姐儿闻声便知是姐姐来了,笑着放下绣绷,亲自替娉姐儿倒了一盏茶,应道:“闲来无事,替大伯母做一副抹额——姐姐去哪儿玩了?喘得这样,水得一口一口喝。”

未等婷姐儿语毕,娉姐儿早接过茶盏,一气儿灌了下去,取出帕子擦拭嘴角,又伸出头去看婷姐儿放在绣墩上的绣绷,啧了一声,道:“你替大伯母做的?”落在“大伯母”三字上的重音隐隐透出不赞同的意味。

婷姐儿便道:“正是呢,替娘和祖母做的已经得了,余下的料子刚好还够一个,想着大伯母素来对我们二房照拂有加,且大姐姐出嫁半年,今岁是大伯母头一个膝下没有女儿承欢的年关,大姐姐与我们相厚,权当是我们替她向大伯母尽孝了。”

娉姐儿对余氏并无成见,也不过是随口一问,并不十分关心她的回答,闻言点头叹道:“怪道祖母常常夸你是个全和人,想得周到,还耐得下性子,我是再不成的。”

说了两句话的功夫,娉姐儿的丫鬟栖云才将将赶到,一般的也是气喘吁吁,进来向婷姐儿蹲了礼,这才笑道:“姑娘跑得真快,奴婢险些跟丢了。”娉姐儿道:“我跑我的,你自管慢慢走着便成,哪个让你撵在我后头了?”说着,见婷姐儿微笑着拿手刮脸羞她,自家也忍不住笑起来。栖云也熟悉自家姑娘的性子,跟着笑了一阵,又忙将手中的花觚放下,向婷姐儿道:“险些忘了差事了,三姑娘,这是我们姑娘往梅心亭去折的新开的绿萼梅,我们姑娘说您不爱红梅,特意给您赏玩个新鲜样式的。”

婷姐儿忙道:“姐姐有心了。”又问道,“祖母和娘那边送了不曾?”娉姐儿跑了半日有些饿了,拿了婷姐儿桌上的攒盒挑点心吃,闻言便点头:“知道你必有这一问的,早就送了,连着你心心念念的大伯母那边也未曾落下的。”

若这话是婷姐儿说给娉姐儿,娉姐儿必要反问一句“我怎么就心心念念大伯母了”,可此番听话的是婷姐儿,虽不赞同,却也不去辩解,不过一笑,便走到花觚边上,细细赏玩起来:“这花开得真好,夜间吃罢饭,我比着样子画一幅,再描一副花样子。”

娉姐儿吃罢点心,把包着点心渣滓的帕子递到栖云手里,向婷姐儿道:“我看你这副抹额已经锁边了,想必是做得了?可巧折给伯母的花我还没打发人分送,不若咱们一道去东府?”婷姐儿应一声好,姐妹二人便相携一道往东府去。

送了抹额和花儿,余氏谢过,又拿庄中佃户孝敬的风腌果子狸做回礼,这是姚氏母女三人都爱的。又留了姊妹二人用饭,娉姐儿以“待会还要去看祖母”为由婉谢了,陪着余氏说了几句话。

见余氏正吩咐管事娘子更换德馨室的窗户纸,娉姐儿便接过话头:“许先生归家之前才赞了一句,说霞影纱与外头的景致相映成趣,可见伯母的眼光极好。”余氏笑道:“我却不似你们先生那般风雅,单纯觉得冬日肃杀,屋子便该归置得暖意融融才好。霞影纱冬日用着正相宜,夏日便该择些清爽的颜色了。”说到德馨室,余氏便自然地问起姊妹二人的功课,又笑道:“吃罢年夜饭,好哥儿也有六岁了?也到了入学的年纪了。若你们父亲母亲有意,伯母这边便替他多预备一套文房四宝和给先生的束脩。”

六岁开蒙,实则已经算是晚的,只是上有花老太太溺爱,下有姚氏护持,总推脱好哥儿还小,往后有一辈子的时间读书,何苦克扣这一二年的无忧无虑的光景,且多让他痛痛快快玩乐几年。虽则其父殷萓沅也曾提起过一回,却被母亲妻子驳回了。

如今余氏提起来,娉姐儿与婷姐儿思量一回,觉得余氏说得有理。且不论大房的松哥儿开蒙如何早,读书如何用功,单是娉姐儿与婷姐儿两人,六岁上头也已经识文断字了。

娉姐儿颇有身为长姐的责任感,闻言便道:“伯母说得很是,弟弟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待我们家去同娘说了,等开春两位先生回来,便领着好哥儿一道入学,文房四宝且不劳伯母费心,只先生那里就偏劳伯母知会一声了。”

余氏原也不过顺口一提,语毕还有些后悔,毕竟好哥儿的亲生母亲尚且不急,她身为隔房的伯母也不好多问。且让好哥儿晚些入学是花老太太的意思,自己身为儿媳,就更不好拂逆了。

见娉姐儿答应得这样爽利,倒是有些踌躇。余氏思量着此事泰半不会这样轻易作定,嘴上含糊答应着,先将束脩等物预备起来,待姚氏那边给了准信,再去同先生相商。

谁料这一回却出乎余氏所料,娉姐儿开了口,且还比殷萓沅这个西府的一家之主发话还更管用些。

娉姐儿剑走偏锋,料到让姚氏和花老太太松口困难重重,干脆越过她们,直接去问了好哥儿的意思,问他可愿同姐姐们一道去东府读书。

好哥儿见两位姐姐每日相携往东府去,还当她们是背着他过去玩乐,小小年纪尚且不明白“读书”的意味,几番闹着要同去,皆因众人忧心他扰了先生清净,百般劝哄住了。若真允了他同去一回,便也罢了,知其所以然之后,想来很快便会腻味,随后丢开手去。偏生得不到的才能念念不忘,故而好哥儿一听见姐姐松口肯带他一道去读书,登时点头如捣蒜,连连答应。

娉姐儿见状,有些得意地冲婷姐儿一笑:“瞧着罢,我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咱们虽难以说动祖母和娘,可好哥儿自己点头了,祖母和娘难不成还会逆了他的意思,这不就成了?”

婷姐儿却有些忧虑,看向乐得手舞足蹈的好哥儿,握住他的小肩膀,颇有些严肃地同他道:“好哥儿,读书可不是去玩,未必是你所想的一件乐事。你既答应了要与姐姐们一道读书,便要日日坚持,还要乖乖听先生的话。你若能做到,姐姐们才会带你一起;若不能,便罢了。”

好哥儿嫩声道:“我要去,我要去!读书若不是一桩乐事,姐姐们为何不论寒暑一日不歇?”

见他尚未理解“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婷姐儿又道:“读书自有明理的快乐,但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姐姐刚学写字的时候,每日练得手腕抬不起来,你瞧姐姐的手,上面还有写字写出的茧子。”说着伸出手来,示意好哥儿去看她握笔的几处茧子。

娉姐儿拉她道:“你何苦唬他,好不容易才哄得他答应读书,若再反口,咱们不是前功尽弃了?”婷姐儿摇头道:“他若畏难,此刻便是哄他去了,也难以坚持,还引得伯母、先生们白折腾一回,不若清清楚楚说明白了。”

姐妹二人尚未统一意见,好哥儿已经满口嚷着“要去”了。他是真正的打从一出生就泡在蜜罐子里的王孙公子,作为姚氏的独子,含在口中怕化了,抱在手上怕摔了,半点苦头都未曾尝过,根本难以想象读书是怎么个“苦”法。虽然婷姐儿拿手上的茧子与他瞧了,可婷姐儿到底年小,一双纤手生得娇嫩,虽然刻苦习字起了些许薄茧,但每日拿花露浸泡又抹了羊脂膏子,也就淡淡一层,并不分明,好哥儿见了半点不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