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号,周五。
中午的火车,早上三人也就没在家吃饭,去的陈敏家。
之后陈敏和纪述从三人去火车站。
临走前,纪念回望了家里,已经铺上白罩子了。她心中自然是有点不舍,但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
江漫搂着纪念也看了看她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家,这里面承载着太多回忆,她和纪念的爱情,同居,养猫,再到最后暖暖的降临,一切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
江漫:“还赶时间,琳琳和老杨她们已经快到了。”
纪念:“好。”
到了车站口,陈敏和纪述跟三人拥抱后就告别了,陈敏一直不太喜欢离别的场景,何况是跟自己的亲闺女。
辛晓琳,杨澄,陈南希都来了,辛晓琳眼睛已经哭肿了,纪念苦笑:“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国庆还回来的啊,又不是见不到了,别哭了,你再哭我都怕南希姐打我。”
辛晓琳:“哪有!呜呜呜念念,你到那边要好好的,我会想你的呜呜呜。”
纪念抱了抱辛晓琳说:“好,你放心。”
杨澄:“漫漫,到那边之后告诉我们一声,一路顺利。”她眼眶也有点湿润。
江漫:“会的,你也是。”
纪念:“杨姐姐,这些年承蒙你的照顾。”
杨澄:“嗐,没啥的,都是朋友,你和江漫还有暖暖到那边好好生活。”
江漫:“家父和家母就拜托各位了,二老要是有什么大事儿我和念念赶不回去就麻烦各位了。”
陈南希:“应该的,放心吧。”
纪念:“要到时间了,那我们就先告辞了。暖暖,跟干妈们说拜拜。”
暖暖:“干妈再见!”
杨澄&辛晓琳&陈南希:“一路顺风!”
纪念进站后还是掉了眼泪,离别是人们一生的必修课。
*
十二点半的火车,到了D市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打车到租的小区,搬行李,上楼。
暖暖没来过这边的房子,江漫也就来了几次,更多时候是纪念两头跑,从装修到家具摆放,大到家电,小到餐盘,衣物的位置都跟B市的家大差不差,来之前对门的李阿姨已经帮忙开过荒了。
二楼被改成了两间房间,一间很大的书房,有两张桌子对着朝阳面的墙和阴面的墙,还有书柜,留给纪念和江漫工作用。另一件房则是被改成了客房,留着朋友来住。
楼下是四间房,一间小书房留给暖暖,一间榻榻米方便收纳,也方便朋友来住。主卧里面有一个洗手间,纪念加了隔音板,方便她俩晚上活动,衣柜里的衣服纪念也都差不多收拾好了,床头的小物件也摆好了,就差梳妆台的化妆品没摆起来了。暖暖的房间书什么的收拾稳妥了,就只差洗手间的洗发水什么的还没收拾了。客厅和餐桌也打扫完了,不过这快半个月没来一会儿还得全打扫一遍,厨房的调料纪念都摆好了,冰箱还没填,锅子啥的也没放好。
仔细一看还真有很多没收拾,三人马不停蹄开始打扫屋子,收拾家里,忙到了晚上八点多才收拾完,这还多亏了纪念之前多次过来放东西。
忙完后小两口才发现忘记跟邻居打招呼了,一家三口就敲响了李阿姨家的门。
纪念见过几次李阿姨,D市数学系教授退休,今年应该跟陈敏差不多岁数,她老伴儿前些年过世后就自己一个人住,儿女都在外地。
“咚咚!”
李阿姨:“谁啊?呦!小纪啊,快进来坐。 ”
纪念:“不了,李阿姨,我今天就搬过来住了,想着跟您打声招呼,这位是我爱人江漫,D市汉语言文学系教授,这个是我女儿暖暖。”
江漫:“您好,叫我小江就好。”
暖暖:“奶奶好,这是给奶奶的见面礼。”
李阿姨:“你好你好,小姑娘真乖啊。”
纪念:“以后还要多麻烦您了。”
李阿姨:“那有的话,你们要是哪天觉得不爱做饭了就来我这儿,我给你们做炖鸡!我手艺还是很不错的。”
江漫:“好,谢谢您,今日我们就不打扰您休息了,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李阿姨笑得合不拢嘴,说着好。
三人实在是不想做饭了,就下楼找了家餐馆对付一口,由于在L大附近,餐馆很多,纪念找的这家味道还不错,没吃完的也就打包了。
家里面没啥菜,三人又转战到超市。
简单买了些鸡蛋和挂面啥的,蔬菜没买,纪念明早想去附近的菜市场再买,顺便买点绿植,家里面有三个小阳台,一个在一楼的书房,一个在客厅,另一个在二楼的客房。
客厅的阳台还挺大,夏天可以烧烤的那种,现在还没到秋天,可以买点花花草草点缀一下家里。
从超市回到家已经快十点了,三人已经筋疲力尽,洗了澡就睡了。
又是美好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