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外的世界,胤礽并不是一无所知。
他闲的没事儿的时候,偶尔喜欢谈谈钢琴,西洋乐器他都会,何况是其他了。
正如如今的宁古塔还是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弘暄所说的这些地方自然也不如他说的那么美好。
就像大清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一样,大清有意禁止汉人开发是一回事儿,环境本身并不宜居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古代可不是现代,光冬日的御寒就令很多百姓望而生畏,不说东北,就连皇城脚下每年冬日都有冻死的百姓。而南洋地区同样,古代的医疗也不比现代,瘴气就是阻碍人们前行的一大阻碍,古代人又不是傻子,要是东南亚真这么好,老祖宗会嫌弃吗?
最好的,最宜居的土地,一直都在大清的掌控当中。
尽管天幕中展现过昭武帝的宏图霸业,胤礽本人也挺心动的,但不妨碍他质疑弘暄:“爷在京城最多不自由,但你说的这些地方,你真的不是嫌弃爷过得太自在?”
确实......
就像弘暄自己就从来没有考虑过海外建国一样,但不妨碍他窜到别人啊!
弘暄:“二伯,您是主子,苦了谁也不能苦了您啊?”他为此举例道:“朝鲜的国主、南越的国主,难不成过得是苦日子不成?”
胤礽:“......”
本来还很心动的胤礽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弘暄还不如不举例子,朝鲜国王过得日子,胤礽不知道吗?他又不是没见过朝鲜来的质子,朝鲜那个苦寒之地连口腹之欲都难以满足,日子过得还不如蒙古的亲王。弘暄拿这个举例子,这是生怕他心动是吧?
弘暄眼见胤礽从有那么一两分兴趣变得意兴阑珊起来,弘暄不解:“二伯怎么忽然这么个表情?”
胤礽点了点头,道:“你还是多读点书吧......”
“怎么?侄儿说得不对?”
胤礽问他:“你觉得朝鲜王日子过得很好?”
弘暄反问:“一国之主,会过得不好吗?”
胤礽闻言一怔,那倒是真的,作为一国的最高掌权者,就算和大清存在差距,再怎么也不会很差。朝鲜国王过得再苦,还能苦过他成为阶下囚的日子吗?
“你说得很对。”胤礽只是不明白:“只是,你小子为什么老是喜欢往外跑?”
胤礽委实不理解,大清也没有委屈了弘暄,他自己喜欢往外跑就罢了,为啥还喜欢撺掇别人往外跑。
弘暄:“......”
这就很尴尬了,因为他本人其实没打算往外跑,他最多也不过是想假死脱身罢了。一辈子那么长,他才不想余生只能圈禁在王府中,只能对着四四方方的围墙,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
当然对这二伯肯定不能这么说,这样说了,还怎么把二伯劝出去开疆辟土。
“我这是为二伯好,您得证明给皇玛法看,废了您是他有眼无珠。证明给世人看,您不是不堪的废物。”
如果弘暄后半句不是趴在胤礽耳畔说得,胤礽会更开心。
激将法虽然简单,但一向好用。
怎么办?说得胤礽他都有些心动了。
开心归开心,心动归心动,当着弘暄的面,胤礽不曾有任何表示,他摸摸弘暄大脑袋瓜,感慨道:“你小子,真是巧舌如簧啊!”
?
??
???
不是,二伯,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是动心了,还是没动心?你说明白啊!要是心动了,侄儿完全可以给你规划规划地方和路线的。
望着胤礽的背影,小小的弘暄也不知道二伯到底心动了没。
不过,没关系哒,这次没有准备,仓促之间他的措辞还不够吸引人,但不代表下次不行。就算二伯不心动,还有大伯,还有三伯,还有很多叔伯,以他的口才,弘暄就不信他一个也忽悠不了。
没有心动吗?
午夜梦回,胤礽的耳畔数次浮现出弘暄对他说得那些蛊惑人心的话语,弘暄说得很对,他得证明给汗阿玛看,废了他这个太子是他有眼无珠,他得证明给世人看,他这个废太子不是那么不堪。
把玩着手中的鞭子,想起一心奔着海外的弘暄,胤礽的脸上露出一个薄凉的笑。大侄子,你既然激起了伯王心中的野心,那么为了成就伯王的野心,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也好,这个皇帝弘暄你都当定了。
弘暄蛊惑过二伯胤礽,大伯胤禔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从二伯开始,九龙夺嫡的阿哥弘暄那是一个也没有放过。
弘暄:“大伯,您武功卓绝,真的甘心一辈子就困在这小小的紫禁城?”
胤禔:“不然呢?”
“您看看外面这大好河山,也不比大清差在哪里。您看南洋这边,可是一年三熟.......朝鲜也是个好地方.......南北美洲那边都是土著......”
“大伯,您不心动吗?”
“大伯您军功卓绝,皇玛法不会忌惮您,但新皇呢?”
“您看看裕亲王一脉的日子,您和新帝是兄弟,但弘昱堂哥呢?大伯您不会这么天真吧?将自身的荣辱寄希望于新帝的仁慈......”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大伯,是不是这个道理?”
......
弘暄说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现代卖保险的销冠推销保险也就弘暄这个样子了。
大伯心没心动弘暄不知道,但弘暄知道弘昱堂哥肯定心动了。继续总结教学,下次向叔伯宣传海外的时候可以带上堂兄弟们。他路走窄了,不光皇子阿哥可以海外创业,谁说皇孙就不可以呢?
比起老谋深算的叔伯们,明显的,入世未深的堂兄弟们更好忽悠。
这不,弘暄一离开,弘昱早就忍不住劝胤禔:“阿玛,其实海外真的可以考虑考虑,弘暄说得很对,在京毕竟要受控于人。”顿了顿,弘昱坚定的道:“昭武帝能做到的,孩儿也能做到。”
少年意气,无所不能。
以直亲王府的情况,弘昱原本已经熄了野心,但弘暄的这套话术,成功勾起了弘昱的野心。弘暄能做到,他这个做堂兄弟又差在哪里?
看着面前的儿子,胤禔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
你说胤禔不心动吗?
心动啊,说真的,要不是经历过纳兰明珠的熏陶,胤禔一准动心。当年纳兰明珠撺掇胤禔夺嫡时的话语,和弘暄所说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换汤不换药啊!
弘昱的想法,胤禔还能不明白吗?野心起来了,劝是劝不住的,最终,胤禔拍了拍弘昱的臂膀,道:“再等等,来日方长。”
直亲王胤禔经历了和胤礽的两败俱伤的夺嫡之争后倒是熄灭了内心的野心,但他儿子可没有。
对弘暄而言,这怎么不算达成目的呢?
你别说,小辈可比长辈们好忽悠多了。
反正,堂兄弘晟就对弘暄所说的海外建国很感兴趣。
弘晟:“弘暄,你给堂兄谋划谋划,将来我要真的出海,到底从哪里开始发展最好?”
对于有上进心的堂哥,弘暄非常满意,对于第一个忽悠成功的对象,弘暄那叫一个上心。他先问清楚对方需求:“哪里好,您是更耐热呢?还是更耐寒呢?”
弘晟:“就不能跟大清一样吗?”
弘暄:“可以是可以,就是有点远......”
弘晟:“那有什么,都已经决定去外面了,距离不是问题。”
......
弘暄在三伯胤祉跟前说不上话,但和诚郡王世子弘晟还是很说得上话的。曲线救国,怎么不算一种成功呢?
如法炮制,他跟四伯说不上话,跟弘时还是很能聊的来的。
只是......
弘时想也不想拒绝:“我不行,我还是安心继承王府吧!”
弘时想,他阿玛可是未来的雍正帝,还用得着他来创业。要不弘暄是未来的昭武帝呢,原来他这时候就有要出海的想法了。并不知道自己不是雍正帝未来的继承人的弘时还在暗戳戳的高兴,高兴自己少了弘暄这个竞争对手。阿玛还让自己防着弘暄点儿,要他看阿玛就是想太多。
弘暄:“......”
堂哥,怪不得你会输给乾隆帝,你连点野心都没有,没救了。
尽管拒绝了弘暄,但对于弘暄出海的计划弘时还是大家赞赏:“弘暄,你这想法挺好,不就是海外建国吗?放心大胆干吧,我永远支持你。”
弘暄:“......”
弘时到底是识破了自己的不怀好心故意在试探自己,还是诚心诚意的觉得海外建国是件很棒的事情呢?
两个各怀鬼胎的人看着对方,倒也聊得不错。
......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对于他的那些叔伯,弘暄就没有一个劝动的。或者说,他们已然动心,但心思深沉的他们不会让弘暄察觉到自己的动心。
就如胤禩,他一向有野心,可偏偏天幕的出现,他只能选择按耐住自己的野心。但思维使然,在弘暄没有提出海外建国这个提议之前,胤禩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可是......这不失为一种出路。
弘暄这小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这个做伯父的又能差到哪里呢?
在弘暄知道天幕之前,出于不愿看到华夏内斗的想法,他挑动了不少人的野心。而天幕的出现,那一幅幅世界地图,那大片的疆域更是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弘暄蛊惑完之后就抛在了脑后,但被蛊惑的当事人真的不会放在心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