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扶桑劫 > 第25章 子牙东征

第25章 子牙东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殷郊并未应誓而死,燃灯道人欲斩其首,武王不允。

“天下非商之天下,非周之天下,乃众生之天下。长殿下恭顺仁德,而痛失爱弟,背誓易帜乃为弟报仇,一死而已,何以枭首辱尸?”

殷郊罪愆,左右不过忠义二字。

武王厚葬殷郊,与丞相、武成王共议东征之事。

‖ 相府

“哥,你偷偷摸摸的干嘛呀?咱们又不是不能进相府。”

天化带着天祥爬上相府的墙头,听得天祥小声嘟囔,拍了拍他的脑袋:“你懂什么?我们这叫站得高,看得远!”

“……”

天祥扯了扯他的袖子,道:“哥,我们还是下去吧,被爹爹知道我们又要挨罚了。”

天化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带着天祥稳稳落地。

天祥惊呼:“哥,你飞反了!”

天化回头,撞上了杨戬含笑的眼眸。

天化连忙捂住眼睛:“啊啊啊师兄,我不是故意偷看你练功的!”

杨戬笑道:“你想看就看,你要是想学,我还可以教你呢。”

“真的?”

天化眸光一亮,杨戬伸手弹了弹他的脑袋,道:“当然是真的,你自己淘气也就罢了,还带着天祥闯祸,要是武成王知道了……”

“哎哎哎师兄!我错了,你可别告诉我爹爹。”

见小师弟扯住自己的袖子不撒手,杨戬唇边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道:“那可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哎呀别呀师兄,你别告诉我爹爹,我爹爹会打死我的。”

“我看他可舍不得。”

天化贪玩,跟着杨戬出城遛犬,忽见丛中一小兔,便起了玩心,与哮天犬抓兔子去了。

杨戬等了许久未见他归来,却见远处林子染起火来,暗道不好,便往林中追去。

待杨戬赶到,火势已经扑灭,只见那小少年一张俊脸黑一块白一块,活像一只小花猫。见了杨戬,那双无辜的大眼睛现出几分委屈,倒真如猫儿一般。

杨戬忍俊不禁,笑道:“天化,你怎么抓个兔子,自己倒成了小花猫了?”

天化闻言,立刻抹了把脸,谁成想更加脏乱,惹得杨戬笑出声来。

“师兄~”

少年委屈巴巴地扯了扯自己的袖子,杨戬也不再逗他,催动引水咒,将他的脸擦拭干净。

忽见他衣间血迹,杨戬脸色一沉,问道:“天化,这血是谁的?”

“是……”

天化刚要开口,只觉天旋地转,只听得杨戬焦急的呼喊,便失去了意识。

“天化,天化!”

见少年倒在自己怀中,杨戬心中一阵慌乱,抱起昏迷的少年便往相府而去。

再醒来时已是夜半,杨戬守在天化床边,将一簿医案丢到床上。

“师兄,你怎么还偷我的东西啊?”

见天化慌张将医案藏起,杨戬脸色又黑了几度,道:“你给你爹爹看的医案,是假的。”

那双无辜的大眼睛又转了两下,不知又想着要编些什么谎话来哄他。不待他开口,杨戬便道:“天化,你现在的魂魄很虚弱。”

“魂魄?”

凡精血成胎,必有三魂七魄。一动一静,所思所行,皆赖于魂魄。有失惊魂者,轻则体弱多病,痴呆憨傻,重则身先朝露,撒手人寰。

天化不解地眨了眨眼睛,似对杨戬所言不以为意,只将医案藏起,软了语气。

只见那小少年扯了扯他的袖子,好生央求道:“好师兄,你别告诉我爹爹。爹爹已经很辛苦了,要是知道我活不过三年,他会疯掉的。我保证,等打完仗我就回青峰山休养,好不好?”

望着那双清澈的眼睛,拒绝的话终究是说不出口。杨戬为他探脉,发现医师所言也并非信口开河。又见少年委屈模样,难免心头火起。

许是身旁少年与三郎过于相似,纵他如此胡闹,杨戬仍不忍斥责于他。天色已幕,身旁少年多了些困顿之意,杨戬叹了口气,搬来一床被子为他盖上。

若是武成王知道了,指不定有多心疼呢。

只他体内灵火着实强劲,天化到底是凡人之身,怕是承受不住这股力量。总归要麻烦师傅一趟,但愿这小家伙,能照顾好自己。

‖ 次日,武成王府

“祖父,孙儿都站了好几个时辰了~”

天化委屈地撇了撇嘴,扶了扶头顶的书简。

“臭小子,一日不打你上房揭瓦!你都弱冠了,能不能有点长兄的样子!整日教坏天祥!”

黄衮老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又听天化委屈巴巴地道:“祖父就知道偏心天祥。”

“你是哥哥!”

天化听罢不言,黄衮见他不说话,正思索自己的话是不是略重了些,又听黄天化道:

“祖父前几日吃的野兔还是孙儿猎的呢!”

“你找抽你!”

“祖父息怒!”

黄天祥疾步上前,立刻挡在兄长身前,道:

“祖父,是孙儿带哥哥去打猎的。实在是孙儿学艺不精,误逼出哥哥的三昧真火,才烧毁了城外的树木。祖父要罚就罚孙儿吧!哥哥一大早的,饭也没吃,药也没喝……”

天化嘴角一抽,天祥这是跟谁学的,还会装可怜博祖父心软了?

“行了行了,起来吧。”

黄衮挥了挥手,天祥年幼,他平日便多些疼爱。天化走失十年,于山野长大,他自是严厉一些。可到底血浓于水,他又哪里舍得孙儿受那些苦楚?若非天化命大,岂非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身体不好便好生养着,别总是往外跑。”

“知道啦知道啦,知道祖父最疼孙儿啦。”

‖ 入夜

烛火摇曳,夜已过半。天化百无聊赖,拿起一旁的书简翻看。许是他向来不爱看书,没看几个字便困得要紧。

老爷子踱步进来,拿走了他手中的书简。

天化睫毛一颤,便醒了过来。

“是您啊,吓我一跳。”

黄衮笑道:“莫非还把你祖父我当成毛贼不成?”

天化摊了摊手,“这也不能怪孙儿,孙儿房中多次有妖孽出没,爹爹不放心,加强了守卫,孙儿还以为那妖精又惦记上孙儿了呢。”

说起被掳走一事,黄衮心中更是心疼。

休养一年有余,这孩子身体怎还未痊愈……

天化扯了扯黄衮的袖子,明亮的眼睛难得的认真:“祖父,孙儿进步已经很大了,孙儿本就不是坐得住的性子,祖父常年征战,肯定没见过青峰山的景。那里有一汪清泉,孙儿幼时就喜欢在里面洗澡,可凉快了。等打完仗,孙儿带祖父去看看,好不好?”

总归要回青峰山休养些日子,天化便想带祖父也去散散心,也好过在朝中整日与那些老家伙吵架。这不,祖父脸上又多了几条褶子。

黄衮并不知晓天化心中所想,苍老的眼眸出现些许向往,看到天化眼中狡黠之色,点了点他的额头。

“行啊你小子,倒会哄我老爷子开心了!”

“孙儿没有跟祖父开玩笑。孙儿还见过昆仑山的雪,比青峰山还美呢!”

“臭小子。”

天化眸中神采奕奕,黄衮苍老的眼睛也现出几分动容。

天化是鹰,应翱翔于九天之上,而非禁锢于囹圄之中。

“祖父……”

“怎么了?”

“孙儿饿了……”

“……”

见天化委屈巴巴模样,黄衮心下也软了几分,笑道:“祖父给你拿。”

“孙儿要吃肉。”

黄衮额上青筋跳动几下,忍住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的冲动。

天化喜滋滋地尝着自家祖父拿来的酱肉,还不忘叫上黄衮一起吃。

望着孙儿纯粹的笑容,黄衮不由叹了口气。

天化舔了舔嘴唇,“祖父叹什么气,酱肉不好吃吗?”

黄衮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他哪里吃了?这话说的,好像他一大把年纪还在与孙儿偷食一样!

“你都弱冠了,日后在战场上,可不许莽撞,不许激进,保护好自己。”

“说什么呢祖父,孙儿是正印先行,自是一骑当先。祖父就放心吧,孙儿一身本领,才不会有事。三年之内,孙儿必取朝歌,届时孙儿陪着祖父,为祖父颐养天年。”

天化抬头望向黄衮,明亮的眸子在夜中更是熠熠生辉。

黄衮微愣,也知天化少年心性,欣慰之余,又觉得心疼。

他爱怜地抚了抚天化的头发,似有千万不舍,不能言说。

黄衮解了天化的禁闭,天化很是高兴,领着小哪吒在城里玩了个尽兴。

“天化哥哥,哪吒要那个,给娘亲,娘亲可漂亮了。”

哪吒指了一支镶着莲花的簪子,天化一怔,他对母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他记得,他的母亲,很美……

“哪吒过来了?快让娘亲看看。”

“天化哥哥带哪吒去吃好多好吃的啦!这个给娘亲戴。”

殷氏喜上眉梢,接过哪吒手中的簪子,插在发间。

“娘亲好看吗?”

“娘亲好看。”

殷氏怜爱地摸了摸哪吒的脑袋,热了一碗羊乳。

天化一时失神,若是娘亲还在的话……想必也是这般温柔吧……

小家伙喝了奶倒头就睡,天化守在一边,将睡姿不怎么好看的小家伙扯到床中间,盖上一条毯子。

殷氏从身后披了件披风在天化身上,道:“长生说你病了好些日子了,可别冷着了。”

天化拢了拢肩上的披风,笑道:“谢谢夫人。”

不知为何,天化心中却升起几分委屈,若是娘亲还活着,必然也会在天冷时担心他是否加衣,忙碌时是否果腹。

什么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也不过是一个思念母亲的孩儿。

少年略显苍白的容颜让殷氏更是心疼,想到不日便要东征,难免不舍。

“到了军中,也得照顾好自己。”

殷氏不由叮嘱一句,也不知他是否听得进去,又道:“军中劳苦,多带些厚衣。”

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窗外的月光照在少年脸上,衬得那张本就绝世的容颜更显风华绝代。

再见无归期,艳绝京城的少年将军终是陨落在他最为恣意的这一年。这一年,血漫山河。

武王设早朝,子牙捧出师表上银安殿,请奏东征。

武王拜子牙为天宝大元帅,子牙下令与岐山建点将台,三月十五于金台拜将。

天化领了先行印信,好不欢喜,搂住长生的肩膀,笑嘻嘻地道:“今日你我皆受先行印信,走,喝两杯?”

长生翻了个白眼,将天化的爪子拍开。

“扬声笑语,蔑视禁约,哓詈军门,此为轻军;犯者斩。师叔刚下的斩法牌,你忘了?”

“……”

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呆板了?

“哪里的话?小酌几杯,非酗酒也,有何不可?”

天化跟长生斗嘴斗出了经验,歪理是一扯一个。

“你不怕挨揍?”

“不怕。”

“走。”

方才还稳如泰山的长生便与天化喜滋滋地去了酒居。

“呐。”

天化取出一枚护身符,放在长生手心。

“这是什么?银钱吗?不太像。”

天化惊讶道:“护身铜符啊,你没见过?”

长生摇头,天化笑眯眯地道:“保平安的,祖父给我们兄弟四人每人求了一个,多了一个,正好给你。”

“可是你真的不是偷的武成王的吗?”

天化气得跳脚:“什么叫偷!那不是爹爹嫌弃这是哄小孩子的玩意,扔给了周叔!”

“……”

长生一时无语,默默将护身符挂在腰间。

三月二十四,子牙率军出关,过了燕山,有伯夷、叔齐阻路。

天化只听得伯夷、叔齐与丞相念叨了半天,头疼得很。

“这厮到底什么时候走?”

杀又不能杀,净听他们讲些烦人的大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