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小说网 > 李白在红楼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章金玉之争

马蹄踏碎一地月光,宝玉赶回荣国府时已是三更。潇湘馆内灯火通明,紫鹃正端着药碗从里间出来,一见宝玉便红了眼眶。

"二爷可算回来了!姑娘烧得说胡话,一直唤着二爷..."

宝玉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内室。床榻上的黛玉双颊赤红,嘴唇干裂,锦被下的身子单薄得像张纸。她正在昏迷中呓语:"宝哥哥...别走...书院..."

"妹妹!"宝玉握住她滚烫的手,声音哽咽,"我回来了,你看看我..."

黛玉微微睁开眼,目光涣散了片刻才聚焦。见是宝玉,苍白的脸上竟浮起一丝笑意:"我...我又梦见长安了...那个酒肆..."

宝玉浑身一震。这正是前世他与胡姬阿萝相遇的地方!

紫鹃端来汤药,宝玉亲自接过,小心翼翼喂黛玉服下。药苦,黛玉却乖乖咽了,眼睛一直没离开宝玉的脸。

"宝二爷也去歇歇吧,"紫鹃劝道,"姑娘这病不是一日两日了。"

宝玉摇头:"我守着。"说着替黛玉掖了掖被角,"妹妹睡吧,我哪儿也不去。"

待黛玉睡熟,宝玉轻手轻脚退出内室,却见贾母扶着鸳鸯站在外间,眼中含泪。

"老祖宗..."宝玉跪下,"孙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贾母拉起他,摩挲着他的脸:"瘦了...书院苦不苦?"

宝玉摇头,突然郑重道:"老祖宗,孙儿有一事相求。"

"你说。"

"孙儿想娶林妹妹为妻。"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茶盏落地之声。王夫人站在那儿,脚边碎瓷片溅了一地。

"胡闹!"王夫人脸色铁青,"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你自己说娶就娶的?"

贾母皱眉:"大半夜的,嚷嚷什么?玉儿还在病着呢。"

王夫人强压怒气,低声道:"老太太,宝玉年纪小不懂事,您可不能由着他胡来。林家如今就剩黛玉一个孤女,门第单薄..."

"林如海生前是巡盐御史,怎么就门第单薄了?"贾母不悦。

"媳妇不是这个意思..."王夫人瞥了宝玉一眼,"宝丫头端庄贤惠,又通医术,与宝玉才是良配。"

宝玉如坠冰窟。他早知母亲偏爱宝钗,却没想到竟在黛玉病危时提这事。

"母亲,"他声音发颤,"儿子与林妹妹..."

"你小孩子家懂什么!"王夫人打断他,"薛家是皇商,家资巨万。你舅舅正在谋起复,需要王家、薛家的人脉财力..."

贾母突然咳嗽一声:"这事改日再议。玉儿病着,先找太医要紧。"

王夫人只得悻悻退下,临走时狠狠瞪了宝玉一眼。

待她走远,贾母才叹道:"你这孩子,提亲也不是这么个提法。"

宝玉伏在贾母膝上:"老祖宗,孙儿只要林妹妹。若娶不到她,宁愿出家当和尚去!"

"浑说什么!"贾母拍了他一下,却无多少怒气,"你且安心,有我在呢。"

次日清晨,宝玉正在给黛玉喂粥,忽听外面一阵笑语。宝钗扶着王夫人进来,身后莺儿捧着个锦盒。

"林妹妹可好些了?"宝钗温声问道,从锦盒取出一支老山参,"这是哥哥从辽东带回的,最补元气。"

黛玉强撑起身子:"多谢薛姐姐。"声音细若游丝。

王夫人在一旁笑道:"还是宝丫头周到。不像有些人,只会惹是生非。"

宝玉手中汤匙"当啷"一声碰在碗沿上。宝钗似有所觉,抬眼看他,四目相对时,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姨妈,"宝钗突然道,"我昨日翻医书,见说这病最忌嘈杂。咱们还是让林妹妹静养吧。"

王夫人一愣,显然没想到宝钗会这么说,只得点头:"也是。宝玉,你也出来,别扰了病人休息。"

宝玉不情不愿地跟着出去。走到回廊下,宝钗故意落后几步,轻声道:"宝兄弟,借一步说话。"

假山后,宝钗直视宝玉眼睛:"你可是真心要娶林妹妹?"

宝玉没料到她如此直接,一时语塞。

"你不必为难。"宝钗苦笑,"我知你心意。只是...姨妈那里..."

"薛姐姐,"宝玉郑重作揖,"我知你良善。若肯成全,宝玉感激不尽。"

宝钗沉默良久,忽然从腕上褪下金镯:"这是和尚给的'不离不弃'的吉利话,如今...不必留了。"

宝玉愕然。这金镯与他的通灵宝玉正应了"金玉良缘"之说,是王夫人一直挂在嘴边的。

"薛姐姐这是..."

"我自有主张。"宝钗转身离去,背影挺得笔直,"只望你莫负了林妹妹。"

宝玉呆立原地。

三日后,黛玉病情稍缓,能靠坐在床上了。宝玉正给她念诗解闷,忽听外面喧哗。小丫头跑进来:"了不得了!薛家太太带着宝姑娘搬回梨香院了!说是什么...金镯丢了,没脸住在园里..."

黛玉手中的书"啪"地掉在地上。她何等聪明,立刻明白其中关窍,颤声问:"宝哥哥,是不是你..."

宝玉握住她冰凉的手:"我与薛姐姐清清白白。她这是...成全我们。"

黛玉眼中泪光盈盈:"她待你如此...你..."

"我心里只有妹妹一人。"宝玉凝视着她,"一直都是如此。"

"又说疯话。"黛玉别过脸去,耳根却红了。

正当此时,王夫人怒气冲冲闯进来:"宝玉!你给我出来!"

园中,王夫人劈头就问:"你是不是跟宝丫头说了什么?好端端的为何突然要走?"

宝玉坦然道:"儿子只说了实话——此生非林妹妹不娶。"

"你!"王夫人扬手要打,却被贾母的声音喝住:

"住手!"

贾母扶着鸳鸯走来,脸色阴沉:"我还没死呢,这个家轮不到你来做主!"

王夫人又惊又怒:"老太太!宝玉年纪小不懂事,您怎么也跟着..."

"玉儿哪点不好?"贾母冷笑,"模样性情,诗词歌赋,哪样不是拔尖的?就因为她爹娘没了,你们就作践她?"

王夫人语塞。贾母继续道:"我今日就把话撂这儿——宝玉的婚事,我说了算!"

王夫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突然道:"老太太既这么说,媳妇也不敢违拗。只是老爷那里..."

"政儿那边我自有道理。"贾母一摆手,"去把宝丫头请回来,就说金镯找到了。"

这场风波看似平息,宝玉却知道暗流涌动。果然,当晚贾政就派人叫他去书房。

书房内,贾政沉着脸:"听说你要娶外甥女?"

宝玉跪得笔直:"是。"

"荒唐!她身子那么弱,如何能..."

"父亲!"宝玉抬头,"林妹妹的病,大半是思虑过度所致。若得偿所愿,自然就好了。"

贾政拍案:"你懂什么!婚姻大事关乎家族兴衰..."

"父亲可记得《诗经》首篇?"宝玉突然问。

贾政一愣:"《关雎》?"

"正是。"宝玉朗声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圣人都将男女之情放在五经之首,可见真情至性,方是人伦之本。"

贾政震惊地看着儿子。这番议论,哪里像那个厌恶经书的宝玉?倒像个饱学之士。

"你...这些日子在书院,倒真读了些书..."

"儿子不敢懈怠。"宝玉叩首,"只求父亲成全。儿子保证,来年春闱必中举人,绝不辱没门楣。"

贾政沉吟良久,终于叹道:"罢了...若你真能中举,这门亲事...我不反对。"

宝玉大喜过望,连磕三个响头。走出书房时,他摸到颈间的通灵宝玉微微发烫。抬头望月,仿佛看见李白在云端对他举杯。

"这一世,我不会再辜负任何人..."

回到大观园,宝玉直奔潇湘馆。黛玉已经睡了,烛光下容颜憔悴。他轻轻将贾政的话告诉紫鹃,又叮嘱道:"好生照顾姑娘,我爹已经同意我娶玉儿的事情了。"

紫鹃喜极而泣,连连点头。

走出潇湘馆,宝玉长舒一口气。忽然,假山后转出一个人影——竟是宝钗。

"薛姐姐?你不是..."

"我回来取些东西。"宝钗神色平静,"听说...姨父答应了?"

宝玉点头:"多谢姐姐成全。"

宝钗苦笑:"不必谢我。我...我也有自己的打算。"

"什么打算?"

"进宫待选。"宝钗抬头望月,"既然金玉之说已成空,不如去搏个前程。"

宝玉肃然起敬。这女子骨子里竟有这般气性。

"姐姐才貌双全,必能如愿。"

宝钗深深看他一眼:"好好待林妹妹。她...很在乎你。"

月光下,两个身影一前一后离去。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向不同的方向。

几日后,宝玉启程返回书院。临行前,黛玉强撑病体到垂花门相送,塞给他一个香囊:"里面是我抄的诗...保重。"

马车驶出城门,宝玉打开香囊。里面除了一叠诗稿,还有一缕青丝,用红绳细细缠着。

他将青丝贴在胸前,仿佛听见黛玉在耳边轻语:"早岁那知世事艰..."

这是陆游的诗。下一句是:"中原北望气如山。"

宝玉笑了,眼中却有泪光闪烁。这一世,他既要金榜题名,也要红袖添香。李白的抱负,贾宝玉的情缘,都将得偿所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