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达成第一个成就,【老有所依】,下一个副本解锁历史电视剧《汉武大帝》,讲的是汉武帝泼澜壮阔的一生,其中与阿娇,卫夫子等人的感情纠葛。”
站在老剧本前,有些犹豫“这个,汉武帝后面精神病了啊,后面死的人十几万,而且大汉历史,我不熟悉,只知道历史书上的。”
“宿主,大汉双壁就在这个时期,稳妥点,苟到最后。下一任皇帝你也知道。下面是卫夫子,霍去病,卫青,汉武帝面板。”
……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18岁为剽姚校尉,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战功赫赫,封冠军侯。他用兵灵活,擅长长途奔袭等战术,在两次河西之战中,歼敌众多,招降匈奴近十万人,还在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封狼居胥,为汉朝拓展版图、打开丝绸之路立下不朽功勋,却在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时英年早逝。】
系统声音变得低沉,但是加上了亢奋的背景音乐“宿主,以上是冠军侯的简介。后世武将皆以封狼居胥为最高理想,四年戎马,六年荣冠,大汉的SSSR限时外挂。”
这让谢昭蕴大吃一惊,“历史上那个武曲星?华夏人的意难平啊!”
“对的,是那个迷人的老祖宗!还赠送了视频。”
【当汉武帝得知霍去病去世的消息,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整个人瞬间僵住,手中的竹简“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沉重的步伐,不顾侍从的阻拦,径直走向霍去病的营帐。
一进入营帐,看到霍去病静静地躺在那里,面色苍白,宛如熟睡一般,汉武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他轻轻地抚摸着霍去病的脸庞,声音颤抖地说:“去病,你怎么能就这样离朕而去?朕还等着你继续为大汉开疆拓土,等着你凯旋归来啊!”
汉武帝坐在床边,紧紧地握着霍去病的手,仿佛这样就能把他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回忆着与霍去病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谈论兵法的时光,那些霍去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一一在眼前闪过。
他悲痛地自责道:“是朕没有照顾好你,是朕的错啊!”
整个营帐内弥漫着悲伤的气氛,侍从们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汉武帝就这样默默地坐在那里,陪伴着霍去病,久久不愿离去。
始终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无法相信那个英勇无敌的霍去病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
汉武帝最看重的将军才20多岁就离开了大汉。】
“宿主这是剧中冠军侯,霍去病的结局。”
谢昭蕴已经从兴奋劲缓过来,“不行,去都去了,霍将军,绝对不能死,至少把西域统一。系统,先送我点挂。其他都好说。”
系统沉默一会,“…一统天下果然是华夏人骨子里的…”
又捡起话“前面听你的,后面听我的。”
“啊?”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
缓缓地,沈昭那沉重的眼皮如同古老大门,费力掀开。
首先映入她朦胧视线的,是一方雕花床顶。
那繁复精致的雕花,宛如岁月精心雕琢的杰作,纹路都细腻入微,是古老的工匠们用刻下的神秘符文。
黯淡的光线从窗棂间斜斜透入,洒落在雕花之上,泛起一层沉静而威严的光泽。
四周,垂落的精美帷幔如轻柔的云雾,自床顶悠悠垂下,将她环绕。
指尖轻轻触碰到帷幔,那细腻如丝的质感,以及雅致色调,无一不彰显着宫廷器物的华贵雍容。
沈昭下意识地想要撑起身子,只觉四肢仿若被抽去了筋骨,绵软无力,仿佛被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肌肉都在抗拒着她的指令。
满心的疑惑如同疯长的藤蔓。
目光地在屋内逡巡,不能将心声说出来,“这就进入剧情了?我身份呢?”
再低头一看,身子变矮了!
手变短了。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衣袂摩挲声传入耳中。
沈昭循声望去,只见身着古朴华服的侍女们,像是感应到了她的苏醒,原本忙碌的动作瞬间定格,而后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迈着轻盈如燕的步伐,朝着她围拢过来。
侍女们面容姣好,眉眼弯弯,透着温婉,那明亮的眼眸中,藏着一汪清泉,满是对她的在意。
她们的衣衫款式古朴典雅,宽大的衣袖随着步伐轻轻摆动,衣袂飘飘间,隐隐散发出淡雅的熏香气息,似有若无,萦绕在鼻端。
还未等沈昭开口,一位年长些的侍女微微俯身,如春日微风般轻柔的声音缓缓响起:“姑娘可算醒了,您昏睡了好些时日,可把我们都急坏了。”
沈昭意识到这些了人都是原主身边的,现在记忆混乱,先发制人。
张了张嘴,干涩沙哑的声音从喉咙中艰难挤出:“这里……是?我又是谁……”
侍女们闻言,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是对她的话语感到不解。
那年长侍女接着说道:“姑娘,这里正是汉宫。您是汉武帝陛下早逝兄长的女儿,刘昭刘姑娘。只是可惜……您的父母已经双亡,昨进宫面见太皇太后,不小心落水,好在已无大碍,如今,皇后娘娘已经请旨,将您收养在宫中,往后您便安心住下吧。
……
沈昭听着侍女的话,心中五味杂陈,原父母双亡的悲痛与短暂迷茫交织在一起。
在这陌生的宫廷,每一步都需谨慎。
稍作镇定后,她轻声向侍女询问:“不知皇后娘娘何时方便,我想去拜见,以表感激之情。”
一旁的侍女恭敬回道:“皇后娘娘一直记挂着姑娘,这会儿想必是有空的,奴婢这就去通传。”
静静的待着,刘昭(谢昭蕴)能感觉到自己脑子多了很多医学知识,只是内容混杂,还得慢慢来实践。
不多时,在侍女的引领下,沈昭来到了卫子夫的寝宫。
踏入殿内,卫子夫身着一袭素净却不失华贵的宫装,端坐在榻上,眉眼间透着温和。
沈昭定了定神,莲步轻移,盈盈拜倒:“昭儿多谢皇后娘娘收留之恩,无以为报,愿娘娘凤体安康,福泽绵延。”
卫子夫微微起身,亲手扶起沈昭,目光柔和地上下打量着她:“可怜的孩子,此后这宫中便是你的家了,无需如此多礼。”
沈昭抬起头:“娘娘的恩情,昭儿铭记于心。昭儿虽年幼,但也略通些医术,日后若娘娘或宫中有人身体不适,昭儿愿尽绵薄之力。”
能够名留青史的,都不什么泛泛之辈,没有自己的强大特长,根本吸引不了大人物的主意,更不要说汉武帝选贤举能时期。
卫子夫眼波流转,闪过一丝好奇:“哦?你竟懂医术?这倒是难得。你这小小年纪,知晓多少?”
沈昭不卑不亢地回道:“娘娘,昭儿虽年纪尚轻,但对医术颇为痴迷,平日里也研读了不少医书典籍,还略懂一些诊断和用药之法。”
原主确实早年间读了很多医术,不过没什么兴趣,都是当时形势所逼。
说着,沈昭留意到卫子夫的面色略显疲惫,便大胆说道:“娘娘,恕昭儿冒昧,观娘娘气色,似是有些操劳过度,气血不足。若娘娘信得过昭儿,昭儿愿为娘娘调养一二。”
卫子夫心中一动,她在这宫中多年,见惯了人心复杂,眼前这孩子年纪虽小,却眼神澄澈,不似作伪,便点头笑道:“好,那本宫,就信你一回。”
沈昭心中一喜,连忙谢过。
随后,她仔细询问了卫子夫的日常饮食、睡眠等情况,又为她把了脉。
一番诊断后,沈昭心中已有了数:“娘娘,您需在饮食上多做调整,可多食用一些补气血的食材,如红枣、桂圆等。再者,每日宜早睡早起,适当活动,以舒缓身心。昭儿也会为娘娘开些调理的方子,坚持服用,定能有所改善。”
卫子夫听着沈昭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对她又多了几分认可:“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医术竟如此了得。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此后的日子里,沈昭精心为卫子夫调养身体,同时也小心翼翼地在这宫廷中生活着。
卫子夫的信任是她在这宫中立足的关键,而她也暗下决心,定要好好把握,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大汉宫廷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卫子夫的关系也愈发亲近,而宫中的其他人,也渐渐对这个来历神秘却医术不凡的少女有了更多的关注。
刘昭初入汉宫,不过十岁稚龄。
虽因穿越所带来的记忆,让她心智远超同龄人,但那尚且稚嫩的脸庞上,仍难掩初入这陌生宫廷的惶惑。
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布裙,质地虽称不上华贵,却胜在简洁素雅。裙上仅在领口与袖口处,以细密的针脚绣着几缕浅淡的云纹,于朴素之中,映衬出淡雅气质。
某个阳光和煦的午后,细碎而柔和的光影透过宫墙上精美的雕花窗棂,如碎金般洒落在宫道之上。
刘昭,在贴身宫女的陪伴下,轻提裙摆,莲步轻移,于宫中缓缓漫步。
稍显荒凉的庭院时,隐隐传来的激烈争吵声,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循声而去,她看到了同样十岁的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