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终轮武器强度的评定方式是根据选手们制作出的武器的支撑时长来判定的。
晨曦公司的小机器人们会根据选手的编号以及对应的重型机甲的编号进行追踪,最终把武器坚持的时长显示在显示屏上。
最终轮的参赛选手们都是颇具实力的,所以在赛后都会根据成绩不同依次获得主办方所提供的奖励。
而最终轮的晋级名额,也就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二十件武器所对应的选手,这些选手更将获得由主办方提供的特别奖励。
但同时也并不是所有晋级的选手都会去选择参加正赛的,获得晋级名额只是一种能力的认可,同样正式的机甲锻造和机甲武器锻造,是截然不同的。
在面对星兽的时候,热兵器通常承担的是更高效的释放能量,导致星兽进入停滞;
而相对应,冷兵器承担了分割星兽躯体,与星兽短兵相接。
所以两种类型的兵器的计时的方式并不相同,热兵器的计时是指一次装填之后导致星兽停滞的时间相加;
冷兵器的计时由于会和星兽直接接触,所以就是计算的就是冷兵器被星兽侵蚀到不能使用的时间。
由于在这个规则下,选手在选择制作热兵器的时候,通常也不就不会考虑热兵器的续航能力。
导致制作出来的武器,往往就是在一体成形后,不能够进行再次充能。
热兵器所能够达到的时长,往往在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大概的范围了。
而冷兵器会根据装载的重型机甲战士使用的不同,所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总的来说,热兵器所能够达到的时长下限高,但同时上限也低。冷兵器的浮动范围更大,上限高同时下限也低。
在往届的机甲师大赛预赛最终轮当中,最后的成绩里面,通常是冷兵器暂时榜首和最后的位置,热兵器位居中间。
其实这次包括潘志海在内的二十名最终轮种子选手,他们在最终轮的选择都是冷兵器,想要追求更好的成绩,就不会选择更加保守的方案。
和星兽的对决当中,兵器的损耗速度是飞速的。
参加最终轮的选手们所提供的武器,虽然对比制式武器起来能够更胜一筹的,但是对比起武器消耗来,就是杯水车薪。
显示成绩的显示屏上面,有越来越多的选手的编号后面开始出现了时长。
时长一栏尚且空白的选手,编号停留在了最上方,当所有选手的成绩时长都出现之后,显示屏将会自动排序出晋级的名单。
随着时长空白的选手越来越少,逐渐有选手的编号调出晋级线,然而梁尓的编号依旧存在其中。
潘志洋开始感觉到不太妙,自己别不能把九渊沧溟冰给捞回来,反而把赤焰焚天晶给搭进去了吧。
梁尓的斧头明晃晃的处于烈蚁小队的成员当中,却一点溃散的迹象都没有,不是没有人怀疑过,那个重型机甲里面到底是不是烈蚁小队的人。
这些重型机甲的战士们除了会装载选手们的武器之外,自然也配备了不少的制式武器。
程立树在使用这些制式武器的时候,就像是嗑瓜子一样,用一件散架一件,也算是打消了这些选手们的怀疑。
虽然梁尓的开天巨斧不出她所料的,越被使用越凝实,眼看不仅能够晋级,还有剑指榜首的气质。
但是哪怕是即将再获得一件S+级别的材料,她现在却也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成绩出现在了显示屏上,说明高品质的兵器数量少也在逐渐减少。
然而星兽潮却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虽然重型机甲们削弱了星兽们的体型,但是从整体的趋势来看,并没有占据优势。
自从比赛开始前,那只分体星兽把候场区屋顶侵蚀了之后,现在的候场区也并不安生。
重型机甲的战士们,在分割了星兽身上的黑色粘液,但是往往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能力去兼顾处理分离下来可能会产生的分体星兽或者小星兽。
经历了在制作室那一遭之后的选手们,面对起这些星兽,多了几分的经验,不再像赛前那么畏惧了。
同样如果出现了选手们,不能对付的分体星兽,晨曦公司的轻型机甲也会出现在候场区附近,前来支援。
整个候场区,早就已经不像一开始一样的洁白整洁,到处都布满了失去了星兽核心控制的黑色粘液,乌糟糟的。
连在候场区的梁尓都能感受的出来,与星兽直接对决的驾驶重型机甲的战士们只会感触更甚。
随着主办方所属的轻型机甲们不再转移冷热兵器,这些重型机甲的战士们只能依靠普通的制式兵器,然而星兽巨大的体型带来的压迫感依旧如初。
长时间的此消彼长进入消耗战阶段的话,人类方将没有任何胜算。
重型机甲的战士们不得已,只能尝试更加冒险的举动。
制式热兵器所能够给星兽造成的停滞的只有短短的几秒钟,按照常规操作,战士们需要在这个时间里面,尽可能分离出星兽的黑色粘液,尽可能的靠近星兽核心。
而且就在这个短短的几秒当中,同样也要留好用于撤离星兽黑色粘液周围窗口期。
失去了星兽核心的星兽会发生溃散,剩下的星兽粘液当中,如果蕴含大一些的星兽核心碎片会变了分体星兽,而小一些的星兽核心碎片则会变成小星兽。
如果这些分离出来的星兽放任不管的话,同样也会随着吞噬量的上升,继续成长为体型巨大的星兽的。
重型机甲战士们与机甲师大赛预赛最终轮的配合之下,虽然把不少的星兽都缩减了体型,但是距离接触到星兽核心,还有着不少的距离。
为了加快剥离黑色粘液,重型机甲的战士们只能选择放弃窗口期,在星兽陷入停滞的时候尽可能的剥离下黑色粘液。
然而这么冒险的行为,不可能没有任何的风险。
重型机甲本来就是由高级的各自材料组合而成的,对于星兽来说就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在美美饱餐消化完以后,就有这么一份美味出现的自己的身边,又有什么克制的必要呢。
随着有重型机甲不幸被某只星兽吞噬,其他的重型机甲都发来疯一样的攻向这只酒竹饭饱的星兽。
星兽对于重型机甲们的攻击压根不为所动,因为吞噬的重型机甲所蕴含的复合大量的材料能量,比那些简答的制式热兵器发射的炮弹所蕴含的能量可要多的多了。
完全足够星兽好好停滞消化一番,等它把这些能量全都消化殆尽了,体型就能恢复到没有剥离之前的鼎盛状态。
其他重型机甲不光是需要充分换取同僚换来的这只星兽的长久的停滞,尽快的剥离出这只星兽的星兽核心;
而且星兽消化能量也是需要时间的,他们如果能在星兽还为消化完重型机甲之前,将其解构,取出星兽核心,那台重型机甲就还有救。
但是重型机甲们对决的不仅仅是单只对星兽,他们面对的是整个星兽潮。
虽然这只星兽因为吞噬了重型机甲陷入了停滞,还有许多其他的星兽正对重型机甲们馋的不得了呢。
随着重型机甲们着急营救同僚,对其他星兽的虎视眈眈的躲避不在那么的全心全意。
多台重型机甲接连攻击剥离下,这只星兽的星兽核心终于显露出了痕迹,眼疾手快的剥离出了星兽核心之后。
这只星兽终于被解构,溃散了开来,四散成分体星兽和小星兽。
然而只看见了重型机甲的一只胳膊被腐蚀了大半掉落下来,剩下的躯体包括驾驶舱部分依旧不知所踪,不知道是不是掉落道理分体星兽体内。
与此同时,松懈了躲避专注攻击的重型机甲,被另外一只星兽给盯上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下被另一只星兽给吞下了。
其他的重型机甲们只能被迫重复刚刚的操作,试图再一次消灭星兽和解救同僚。
重型机甲的冒险举动再多处上演,虽然这番举动成功的剥离到了星兽的核心,但是同时重型机甲们也损失巨大。
在付出有生力量不可逆的损失之后,与星兽的对决依旧处于相当不利僵局当中。
重型机甲们和星兽们在空中打的火热的同时,对于候场区同样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随着星兽本体在失去核心之后,溃散开来的黑色粘液所形成的分体星兽和小星兽的数量同样也在激增。
候场区的屋顶曾经被分体星兽吞噬出来的大洞,更加是对于这些小星兽降落到候场区当中,少了一层脆弱的屏障。
候场区新换成的透明墙体同样也没有幸免,对于小星兽的抵御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候场区地面上那些还没来及清理的黑色粘液,同样也能使小星兽壮大,增强吞噬能力。
面对这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小星兽们,晨曦公司的轻型机甲也逐渐力不从心起来。